该墓为明朝正德年间钦赐进士黄钺之墓,坊墓结合的古墓建筑独树一帜;黄钺是蔡清的得意门生,东安下黄氏家庙内发现由蔡清亲自篆额的墓志铭,家庙众多匾额诉说着家族的辉煌历史
“进士墓”的建筑形式为坊墓结合
本报记者 吴拏云/文 陈起拓/图
核心提示
日前,记者接到消息,在南安市石井镇杨山村内,发现一块“故逸斋处士黄公墓志铭”,是由泉州明代著名理学家蔡清亲自篆额的。为了揭开这块墓志铭的由来,以及墓主和蔡清的关系,记者和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研究员黄真真等人驱车前去一探究竟。
坊墓结合的古大墓
杨山村位于南安石井镇西部,地处杨子山下,故以山得名。杨山村由东安下、垵园、下园、锦堂等4个自然村组成,分布在杨子山南麓丘陵谷地上。就在车子刚刚进入东安下自然村时,在路边突然出现一座很大的古墓,墓前还立有两块高大的石刻碑记。从外观上看,这应该是一座明代古墓,我们于是停车调查该墓。据杨山村村支书黄金颗介绍,这座古墓被当地人称为“进士墓”,乃明朝正德年间钦赐进士黄钺[yuè]之墓。墓地很大,坐北朝南。墓左右山峰拱峙、林木茂盛,好一派天然磅礴的气势。墓为坊墓结合的古建筑,有硬山顶,檐牙高啄,三间开,枋梁上书“进士”二字。墓设五道埕阶,双边砌筑龙首墓手,左右还各置有小石狮一只。“这座‘进士墓’的龙首墓手雕刻精美,还分雌雄。左侧为雄性,龙首含珠;右侧为雌性,龙首紧闭嘴唇。石狮子也一样,脚下踏球的是雄狮子,没有踏球的为雌狮子,它们都憨态可掬,栩栩如生。”黄真真为我们解释道,“这种坊墓结合的古墓流风遗韵,在闽南已经很少见了。”
墓前立着两块石刻碑记,每块高2.1米,面宽0.65米。东面碑刻着:“钦赐进士石崖黄公暨配邱孺人墓 孝邑庠生鸿磐公暨妣洪孺人附葬”,西面碑则刻有“男邑庠生封文林郎广东韶州府推官扬东 孙乡进士南京国子监学政华瑞 孙赐进士南京浙江道监察御史华秀”字样。南安市黄氏源流研究会会长黄水栋说:“黄石崖即黄钺,而据族谱介绍,鸿磐公是他的儿子。”如此看来,这是两代人的合葬墓。据了解,西面碑刻中的“推官扬东”是鸿磐公的儿子,而“学政华瑞”、“御史华秀”则是鸿磐公的孙子。
东安下黄氏家庙庄严肃穆
獬豸守门的庄严家庙
闻悉黄逸斋的墓志铭在东安下黄氏家庙内,我们就往祠堂方向走去。东安下黄氏家庙位于村落聚居最中心处,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498年),坐东朝西,二进五开间布局,大门塌寿处理,并开三川大门,相向对开角门,属正官式的“五门配套”格局。
令我们十分好奇的是,该祠堂的正中大门前有二尊守门獬豸(xiè zhì),这在闽南祠堂中十分罕见。据介绍,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它能辨曲直,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据南安市黄氏宗亲会副会长黄长泰介绍,东安下黄氏家庙门口摆放这种神兽石雕,应与黄氏先祖华秀曾担任南京浙江道监察御史一职有关。
祠堂大门之上有黑底金字匾额“黄氏家庙”,非常醒目;双边还悬挂有“祖孙科第”“兄弟同榜”匾额,一下子道出东安下黄氏的显赫族史。正中还有柱联:“学政豸史第,乡贤名宦家”。据说门前原置有旌旗华表,奈何圮废久矣。步入大厅,面阔五间,双路栋梁,左右厢房木扇隔间中东祀土地公,西祀孔夫子与五大圣人像。主殿奉祀列祖列宗,殿前有石柱楹联:“赐第虽云重,华国文章尚憾师衡枕秘;谏君岂偶然,乌台气节直斥当道权奸”。殿上悬有“进士”匾额两块,厅前厅后还有“文魁”“奉政大夫”“文林郎”“将军”“千戎”等匾额。
据介绍,这座已有500多年历史的东安下黄氏家庙也曾几遭劫难。明嘉靖庚申年(1560年),祠堂遭倭寇焚烧,后于万历年间重建;清顺治庚寅年(1650年),又遭海氛干戈之乱,中厅焚塌,厅口大砛石焚裂,至清嘉庆戊午年(1798年)由南安知县黄嘉训劝谕重修,时费金三千余两;至1984年,由于祠堂门庭残破,村人集腋成裘,再次将其重修一新。沧桑洗礼过后的东安下黄氏家庙,更显肃穆与庄严。
黄氏后裔展示他们收藏的族谱
蔡清篆额的墓志铭
“快看,就是这块墓志铭!”只见黄氏族人小心翼翼地抬出一块黑底阴刻文字的墓志铭来。这块墓志铭十分精致,高70厘米、宽43厘米、厚1.5厘米,铭首还有祥云图案。墓志铭篆额刻有“故逸斋处士黄公墓志铭”字样,下面的署名是“乡贡进士晋江张肚撰文 赐进士第清源蔡清篆额 赐进士第武荣胡询书丹”。只见内文记述“……公讳武贞字元良逸斋其号……”,由此可知,黄氏逸斋公的原名为黄武贞,逸斋是他的号。古人常将一些有德才但又不愿做官的隐居之人称为“处士”。那么为什么一位处士能吸引蔡清(别号虚斋)这样的大名人来替他的墓志铭篆额?据东安下黄氏族人介绍,逸斋公是黄钺的祖父,而黄钺又恰好拜于蔡清门下,故黄钺才会请师傅蔡清来为祖父的墓志铭篆额。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59·孝廉黄先生钺》据《闽书》载称:“黄钺,南安人,孝廉也。讲学蔡文庄(蔡清)之门,为东南弟子师。”
据《紫云东安下文史汇编》一书所述,黄钺少时就读于杨子山书院,后从师蔡虚斋儒宗之门。黄钺“幼而英特,博览诗书,有七岁成吟,九龄善赋之聪颖”。明正德二年(1507年),黄钺以“易经”中举。“隔年春闱,魁南宫第二名,不意座师李东阳突病,随手置五魁卷于枕下。副座师不知,遂另取五魁,致使黄钺落榜。”记者翻查历史资料,发现,在明正德三年的殿试读卷官正是李东阳,当时他身负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等众多头衔。就在李东阳审阅试卷期间,意外发生了,“八月,李东阳患上血痰嗽诸病症,并以病求告休息。九月李东阳乞求退休,皇帝不准”。
黄钺一生高傲,见榜上无名,备受打击。后来,李东阳病愈,亲捧五魁卷面呈皇帝,告知真情。正德皇帝恐埋没了人才,特旨追封黄钺为“钦赐进士”。令人痛惜的是,黄钺从京城返乡后,忧愤成疾,已断仕途之念,并于正德七年(1512年)病故。在清人万斯同所撰的《儒林宗派》一书卷十四之末,有列出蔡虚斋的“蔡氏学派”门人名单:蔡虚斋之后,首推陈琛和“品德完人”黄伟,以下是易时中、王慎中、蔡润中、黄明、黄钺。这样的“排名”虽为万斯同的一家之言,但亦可知,黄钺在“蔡氏学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华秀及其夫人画像已被收藏数百年
数百年传承的画像
东安下黄氏族人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珍藏的《东安黄氏祖厝口笃夫公派下家谱》《星里流光》等族谱,这些都是古谱的近、现代手抄本。翻阅谱籍不难发现,东安下黄氏的开基祖是东山公,他是逸斋公的长子,而石崖公(黄钺)即二世,进士墓前石碑所记的鸿磐、扬东为三、四世,而华瑞、华秀是同胞兄弟,皆为东安下黄氏的五世祖。
黄金颗表示,华瑞、华秀两兄弟在族人中十分有威望,他们俩在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同登乡荐,有“兄弟同榜”、“双凤联科”之美誉,越岁,华秀还考中进士。后来,兄弟俩都步入仕途,华瑞学富五车、“端凝善教”,后来官至南京国子监学政;华秀刚果洞达、忠君守职,官至南京浙江道监察御史,政声赫然,在《闽书》《泉州府志》《广东通志》《南安县志》等志书中对其皆有记载,《南安县志》还载称,华秀、华瑞的乡贤祠在南安文庙之东,祠匾“南国双贤”。
东安下黄氏后裔告诉记者,獬豸是御史衙门的象征,因为南京浙江道监察御史华瑞是族人的骄傲,所以东安下祠堂才由双豸守门。清乾隆年间,赐进士、授陈州府知府洪应心还亲自到祠堂来拜谒,并赠一联云:魁上国以文章,一经赐第,双凤联科,先世孝廉宜昌大;遗子孙以清白,五载明刑,三年司谏,黉官俎豆长馨香。
黄氏族人还称,他们收藏华秀及其夫人许氏的画像,此画据传已有数百年历史,世代传承至今。虽然年代久远,画中人物的画目已有些模糊,但东安下黄氏敬祖贤的那份诚意,却愈加令人印象深刻。
家庙大门做塌寿处理,并开三川大门。
蔡清篆额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