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德漆壁画作品《涨海声中万国商》
早报讯(早报记者 麦彬彬)陈立德,一位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一生绕不开“漆画”二字。20多年前,他获得当代美术史上第一枚全国美展漆画金牌。多年来他不曾停止漆画创作,人物画、风景画、民俗画……
泉州源和堂一家艺术馆整整三层的漆画,不仅是陈立德大半生心血的结晶,也是其“漆彩”人生的写照。然而,在回忆往事时,这位漆画大师说:“我没有故事,我做着所有画家都会做的事。”
陈立德在创作中
初识漆画 他便沉醉其中
在艺术馆三楼展厅内,陈立德盯着自己的漆画作品入神了。画面描绘金秋十月的欧洲公园,一位女子坐在椅子上看书,一旁的婴儿车里是一只猫,遍地落叶,还有散落一地的阳光。
“深邃的黑、斑驳的朱红、不同程度的黄,漆画以与众不同的色彩表现力,恰到好处地体现画面所需要的静谧。”对漆画,陈立德的抵抗力为零,说着说着又沉醉在他的漆画世界中。
陈立德通向漆画的这扇门在上世纪70年代悄然打开。为发展漆画文化,1975年福建工艺美术研究所首次到泉州举办漆画艺术培训班。那一年,时任泉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技术员的陈立德第一次接触了漆画,当时油画才是他的专长。短短一年时间,陈立德系统地了解漆画的特性,初步掌握了漆画创作的常用技法。
多年后回忆起那段时光,陈立德满怀感恩,当时他遇到了漆画界名家王和举先生和吴川先生,这两位都是富有学养的漆画大师,他们引导陈立德跨入漆画艺术大门,并且在艺术理念方面给予他影响一生的启迪。
漆艺在中国虽说有8000年的历史,但漆画成为独立的画种还是近30年的事。“漆画的基本材料大漆是天成之物,任性且自负,比如任何温度、湿度的差异,都会导致大漆干固过程的状态变化和色相变化,只有通过长期实践完成感性经验积累,与大漆才能进行愉悦的对话,你的工作才能顺利达到成功的预期,斩获意外的惊喜。”陈立德说。
欧行札记之金秋公园
漆画冷门 还需以画养画
漆画在发展初期,人们认为它不是艺术,而是工艺技术。作为新兴艺术,陈立德立志投身漆画时,漆画还是极其冷门的画种,当时整个泉州学习漆画的仅有十几人。
陈立德回忆,最初他不能全身心投入漆画的创作,因为理想还不能支撑起生活。“由于漆画尚未受到大众的认可,而且最初自身技法不佳,当时创作漆画需要靠画油画或连环画来养。”创作漆画之初是艰难的,陈立德说理想总是要有的,条件再苦,咬咬牙也就坚持下来了。
1981年,陈立德的漆画《雾晨》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漆画出国展预展,并被文化部展览公司购藏。当时正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研究班学习的他掩饰不住兴奋之情,拉上两个同学去光华路小馆子吃了两斤涮羊肉庆祝。
凭借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刻苦学习,陈立德在漆画创作上取得长足的进步。随后几年里,他的漆画作品《青鸟呼唤月亮》《巨人夸父》《凉山少女》先后在福建省漆画展、北京首届中国漆画展等主流平台展出。1989年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中,陈立德的漆画作品《皓月红烛》荣获中国美术作品最高奖全国美展金牌奖。这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枚全国美展漆画金牌,也是福建省美术作品荣获的第一枚全国美展金牌。
闽南蟳埔女
默默创作 不为自己打分
获奖后的陈立德特别低调。《皓月红烛》使他一举成名的同时,也使他更自觉而冷静地思考作为独立画种的漆画艺术语言的建构问题。
陈立德认为,漆画姓漆,但漆画是画,定位应是纯艺术,而非传统工艺。在创作题材上,他更热衷于家庭和身边的日常生活,他尝试用漆画特别的张力表现身边鲜艳而富有生命力的风景。无论是人物特写《手抓饭店的女老板》《初夏》《拉》,反映闽南传统历史文化的《市井十洲人》和《闽南老厝》系列,还是游学欧洲创作的《欧洲札记》系列,他时刻用漆画呈现“心像”,唤起人们对自己生活与理想家园的共同情感。
“制作这样一幅神秘的画,您肯定有很多难忘的故事吧?”面对记者的疑问,陈立德呵呵一笑:“我没有故事。反复创作、通宵达旦等这些都是画家时常经历的事,我做的跟其他画家一样,并没有特别之处。”
泉州师院美术学院院长黄坚曾让陈立德给自己的作品打分,他直言:“我不想为自己打分,我一直在做我认为应该做的、有可能做的。”
其实陈立德想做的事很简单,创作漆画,让更多人了解漆画,也让更多人参与漆画的创作,推动漆画艺术的发展。【图片由陈立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