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一代”在创新中突破,泉州重庆陕西——
先行先试经验全国分享
泉州让数控化、自动化装备走进企业、进入车间,推进“机器换工”引人关注。 (张九强 摄)
【编者按】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促进我国数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持续创新,推动机械产品的创新应用,2012年,科技部会同工信部和中国工程院启动实施了“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工程。
作为“数控一代”创新应用工程示范地,泉州、重庆、陕西等地在实施“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工程过程中,先行先试,敢于创新突破,生产的数控机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正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活力。
泉州经验——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
泉州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制造基地,制造业产值1.3万亿元。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纺织鞋服、建材家具、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占六成以上。2013年底,泉州在福建省率先实施“数控一代”创新应用工程,目前已有1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参与,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的30%,今年可达40%,取得了较大成效。“数控一代”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提效率降成本、提品质强竞争,成为泉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 □本报记者 殷斯麒
构建政策体系
在推进“数控一代”示范过程中,泉州注重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全方位政策体系。积极承接国家决策部署和省政府支持泉州“数控一代”10条、发展智能制造9条等文件,市里出台了加快推进“数控一代”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等系列政策,从创新平台、研发投入、技术改造、市场开拓、金融保障等方面聚焦支持,形成创新合力。两年多来,累计兑现财政扶持资金18亿元,撬动全社会投入850亿元。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发挥党委政府在产学研用合作中的独特作用,通过专家讲座、政策解读、宣传推广等方式,充分调动广大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参与“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数控化改造升级的重要性,主动找政府、请专家、引人才、买设备,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