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江西男子流浪泉州一年 众人搭起“民间救助站”

2016-07-21 10:30:42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爱心第3棒】 装修工小王

“大家曾要帮忙送余海龙回家,但余海龙有时说‘好’,有时又说‘不好’。”

人挺积极 本想给他活做

小王从事装修工作,是黄超群的朋友,经常到黄超群店里来。他告诉记者,前几天一间店铺装修,负责人看到余海龙就问“要不要帮忙打扫下地板,工钱10元”,余海龙一口答应,很快跑去扫,第二天还问要不要再扫。“我师傅觉得他人不错,打算给他些轻便活做,让他能养活自己。”小王说,他的师傅周先生也知道余海龙,曾给余海龙食物吃。因近期工程刚做完,师傅先回三明老家,过几天就会回来,想不到余海龙去了救助站。

“包括黄超群、茶馆,还有几个路人都曾要帮忙送余海龙回家,但余海龙有时说‘好’,有时又说‘不好’。”小王说,之前,有个路过的开宝马车的男子看到余海龙,就提出要送他回家,但余海龙不作声,也就作罢。

另外,小王他们看到纸条上写有“余海秀”,就问余海龙“你姐姐吗”,余海龙“呵呵”笑一下就跑开。大伙根据纸条上出现不少“拉会票”、“毛德钱”等字眼,猜测余海龙被倒会子或被人欠钱,或是没钱回家。

【爱心第N棒】 众多市民

“这里就像余海龙的救助站,就像余海龙的家。”

送吃送穿 给他家的温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茶馆、便利店的人给余海龙送吃的,买衣服、生活用品等,这栋大厦的一家医院食堂、周边居民,还有一些路人,他们有的给吃的,有的给穿的,有的给点钱。

多位受访者表示,其实接济余海龙的人不是一个,是众人。一位受访者笑称,这里就像余海龙的救助站,就像余海龙的家。或许是因为大家一年多的爱心接济,让余海龙感受到温暖,所以在回家的问题上,余海龙才会犹豫,有时“想回”,有时又“不想回”。

面对面

想回家吗?

他沉默许久,最后说“想”

记者第一次见到余海龙是7月15日,当天有位热心市民见到这些纸条,致电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希望能借助媒体力量,帮助他寻找其亲人。当天下午1时许,记者见到余海龙,四十来岁,身形有点瘦削,皮肤黝黑,头发很短。当时他坐在茶馆门口,天气很热,外面温度有34℃,赤裸着上身的他,手持一瓶啤酒,并没有想进去茶店打扰别人。有人经过时,还跟他打了招呼。

记者跟他交流时,他很拘谨,不说话,沉默许久。当记者问他“想回家吗?”余海龙沉默了许久,最后说“想”。记者又问他:“你的身份证呢?”他用方言说“毛”。

回答完记者这些话后,余海龙又沉默了,而后他拿出纸和笔,很认真地写着字。开头写的是“江西省余海龙”,然后接着写其他。字体也算工整,但没有一个完整的句子能让人读懂。

根据余海龙在纸条上写着余海珍、余海秀等姓名,记者问是不是他的亲戚,他“嗯”了一下,再也不说话。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