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我从东西塔走来 听听他们与东西塔的那些故事

2016-07-23 09:09:59 刘燕婷 陈紫玄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颜财斌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东西塔

东南网7月23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刘燕婷 陈紫玄 文/图) 古老双塔修缮在即,与塔有关的故事,成了泉城最为津津乐道的事。

有人为给它系上塔铃,带着学生养猪、捡废铁攒钱;有人曾将这里的石雕看尽,带着故乡艺术的给养成了远行的艺术家。比如泉州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曾在2014年“东亚文化之都”开幕时,做了《东方(故乡)文化在我的艺术里》的主题演讲,他说,自己在出发去日本留学前,特地去爬了东西塔。东西塔不止一次出现在他的作品里,推介给全世界。

那么你呢?你和东西塔有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本报官方微信“海峡都市报大泉州”,即日起同步征集故事和照片“我和东西塔合影美美哒”。投稿方式:关注微信号“海峡都市报大泉州”,后台留言“我有照片/故事+姓名+手机号”,同时发送文章和照片。当然您若选择口述,也欢迎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联系我们。

故事和照片一经采用,您也将获得1套精美的“泉州十八景”明信片和2张“梦幻灯光秀”门票哦。

童年很幸运

能在艺术殿堂撒野

泉州籍当代艺术家吴达新,从记事起就一直在东西塔下“撒野”。约上同龄的小伙伴,你追我赶地一口气跑到开元寺,“不想绕路,大伙一个个翻过开元寺外的石栏杆,直接跑到东西塔下的空地上。”吴达新说,当时在老鲤城里,找不到比这里开阔好玩的地方。

小伙伴们玩捉迷藏、爬树等各种小游戏,“边玩我还爱看,周遭尽是艺术作品,这里集艺术、宗教、文化于一体,东西塔上有代表宋代泉州最高技艺的石雕,开元寺里的壁画有各种宗教故事在里头。我是自小就在这里上了一堂很好的艺术课。”吴达新把开元寺称为他儿时的艺术殿堂。

 在那个年代,很少有家长会给孩子提供艺术熏陶的机会,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小时候看到的东西,决定了你未来的视野”。

 吴达新说,他读高一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登上了东西塔,“这是第一次从内而外地近观,我将这里的石雕尽览,很震撼。我在这个塔顶,曾将整个古城看个满怀,就像在享受一场盛宴。”现在每次回泉州,他常去看东西塔,每次再见,他都会被双塔震撼,“是那种对古人艺术造诣竟如此之高的感叹。”

 “故乡的这些文化,是我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之一。”他的作品《飞天》、《刺桐花》都是以家乡元素为创作原型,现在已经颇负盛誉的他说,“我的远行,就是为了更好地回归。今后我想再为家乡做点事情,将泉州文化元素带入更多的作品里,带给世界看。”

 最美的纪念

 老师带学生攒钱捐塔铃

 注意过东西塔上的塔铃吗?

 先认识一下这个人——余新河。1984年,他与吕振万合作在南安石井鳌峰兴建郑成功纪念馆第二期工程;上世纪80年代初,他为东西塔各层塔檐捐赠80个塔铃。

 “上世纪70年代,在教完泉州一中75届高12班后,他转来当我们77届初1班的班主任,当时带着我们劳动,养猪、捡废铁。他说有个心愿,希望用大家劳动的钱来完成。”在开元寺工作了30余年的蔡其呈告诉记者,在自己读高中时,余新河移居香港,师生联系渐渐变少,直到自己到开元寺工作,有一天突然发现东西塔在挂塔铃,塔铃上竟刻有班主任余新河的名字。

东西塔的塔铃上有余新河名字

 上世纪90年代,余新河与77届初1班学生在西塔下相聚,大家才知道,原来老师当年的心愿就是让学生们的劳动成果也能成为塔身的一部分,成为人生最美的纪念。

 昨日上午,在西塔下,记者用长焦镜头对准塔铃,“仁寿塔 一九七九年夏 余新河捐”几个刻字清晰可见,“这可能是自1927年民间人士捐款维修后,近百年来东西塔接受的唯一一次民间捐建了。”蔡其呈告诉记者。

“东西塔上不光有孙悟空的原型‘哈奴曼’,更有唐三藏和白龙马!学者王寒枫编著的《泉州东西塔》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录。”蔡其呈时常研究塔身的石雕,在他的指引下,记者果然在西塔四层和东塔二层找到了两块风格迥异的唐三藏浮雕。记者观察发现,西塔的浮雕左上角赫然刻着“唐三藏”三字,此浮雕唐三藏为侧身姿势,身形瘦削,直鼻长耳,双目低垂,双手合十持花;东塔的唐三藏则身形圆硕,慈眉善目,在他左前方下角,则是一个猴头小人,据《泉州东西塔》所述,这正是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话本中的“白衣秀士”猴行者。

 

东塔浮雕

西塔雕刻

西塔上还有一尊英气逼人的“火龙太子”,浮雕左上角有一匹小马驮着箱笼驾腾祥云,象征其曾化身骏马驮三藏取经,有趣的是,它正好和猴行者相对而立。

此外,东西塔浮雕中还有观世音、释迦如来、文殊、普贤、八大金刚、降龙伏虎等,连《西游记》中向唐三藏索要礼物的阿难、迦叶都一个不落,可以说,《西游记》的原班神仙阵容都在东西塔安了家。

    

30年前,6岁的嘉嘉与姑姑在塔下留影

6岁爬东西塔

塔上满满都是人

“30年前去玩的情景还仿若昨日,塔依旧。”网友嘉嘉给“海峡都市报大泉州”发来一组1986年7月拍摄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上,东西塔前6岁的嘉嘉依着姑姑笑得一脸开心。

“记忆里这是第一次去东西塔拍的。”30年说过就过,再一次摩挲这组老照片,嘉嘉的心情就像回到了当时的雀跃。“我的老家在南安洪濑,当小学老师的姑姑喜欢出门游玩,我是她的小跟班。”嘉嘉记得,那个年代出趟门不容易,来泉州要提前几天买好大巴车的票,大清早太阳刚升起来就要出门等车。

 “姑姑的外婆是泉州人,家就在中山路。姑姑的童年里,只要远远看到东西塔,便知道外婆家就在不远处了。”嘉嘉说,也许正因为如此,姑姑一到泉州就带她去看东西塔。

 第一次看到东西塔,嘉嘉很新奇,当时塔是开放的,游客络绎不绝往塔上爬,满满都是人。“当时的塔身颜色看上去比现在干净些,姑丈是建筑师,拿着相机忘我地围着东西塔拍了又拍。看完东西塔,还有美味的粽子让人流连。”这组黑白照片,正是姑丈为她们拍下的。

30年前,6岁的嘉嘉塔前留影

 隔年的元宵节,嘉嘉又跟着爸爸来到了东西塔。“吸引人流的花灯节就在这里,各式各样手工的大型花灯就分布在西塔边上的空地,上面挂着的、地上摆着的,真是让人看不够。”东西塔是嘉嘉童年记忆里好看、好玩又有好吃的地方。

 嘉嘉现在泉州工商旅游学校任教,每次只要路过东西塔,她都会进去走走看看。

    泉籍爱国华侨

 多次捐资修双塔

 在屹立泉州大地的1000多年岁月里,东西塔历经多次修缮,也经历过明朝大地震的考验。

 有据可考的修缮,东塔镇国塔有11次,西塔仁寿塔有10次之多。在王寒枫编著的《泉州东西塔》内有关于历年修缮的详细记述,仅1926年到1927年就有3次维修,均为民间热心人士捐资,而此前历史多次修缮亦多为僧众或热心人募资。

1952年塔前留影

 在东塔一层,立着一块《南安黄奕住独修东塔记》,记录了1929年修塔经过,称当时东塔“塔尖铁链八断其七,势几坠”,东西双塔塔身多处损坏。黄奕住是印尼著名的爱国华侨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1868年出生于南安金淘,是紫云衍派黄守恭后人。

 海都记者联系了紫云黄氏后人、泉州文物保护管理所女研究员黄真真。她介绍,除了黄守恭捐家财建开元寺,黄氏后人一直在关注开元寺的发展,明万历的一场火灾烧毁檀越祠,黄氏族人捐资重建,到了清代,黄氏买田让开元寺收租。而黄奕住独修东塔,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

 史料记载,1925年,黄仲训、黄仲赞兄弟建法堂,黄奕住独修东塔,黄秀烺修西塔。修西塔的黄秀烺祖籍晋江东石,为旅菲富侨,曾被清政府封做一品忠宪大夫,后积极资助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孙中山曾对其题赠“热心公益”匾额。而祖籍泉州的黄仲训当时经营房地产业遍布越南、法、英、美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被称为“房地产大王”。

 正是在这些泉州籍爱国华侨的共同努力下,才使得东西塔焕发新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