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场地有限,十几万元的救生摩托艇只能放在室外。
资金相对缺乏 队长出资垫付
采访中,记者获悉,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也是救援队面临的一大困难。目前,他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热心市民的捐助。
吴金峰说,去年,石狮市政府对海泳协会补助了20万元,今年补助了25万元。因资金有限,不少设施都是会员捐助的。李志煌则表示,大队的救生设备和活动的经费来源,除了会费外,都由会员捐助。
然而,并非每个协会的会员都能提供雄厚的资金捐助。围头海上义务救护队队长吴聪敏表示,晋江市政府、市红十字会、围头镇政府、金井村委会都进行了适当的补助,不过,这远不够维持救护队的正常运营。他说,大部分政府的补助都用来添置救生设备。救援摩托艇一艘十几万元,消耗较快的救生圈、救生衣等物品一年下来也要万余元,再加上救护队队员往返的油费、伙食,办公场所的水电费,一年下来,救护队的日常花费在20万元左右。“去年我自己贴了十几万元。”吴聪敏说,这样下去,围头海上义务救护队将难以支撑下去。
救援设备不足 队员冒险救人
吴聪敏回忆,救护队刚创办时,他们只有两件救生衣,两条救生绳和数个救生圈,连遮雨挡风的场地都没有。2012年,因设备缺乏,只能靠人力下海救人。有一次正值台风天,6名救生员一同下海救人,当时被救人员已经昏迷,大家抬着他,又要防止被救者呛水。刚好那时是退潮时间,他们只能努力逆流而上,后面推着前面的人,一步一步往前挪。
“那时我主动站在最后,没有什么可以支撑的,都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了,还好后来被几个浪打回岸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营救,他们终于将落水者救上岸。“要是那时有救生艇,就不会这么惊险了。”回想起那一幕,吴聪敏依然后怕。
好意劝导被骂 被救者不言谢
除了场所、资金、设备上的困难外,不被理解也是让救生队员们备受委屈的一件事。采访中,多名救生队队员都表示,这种事情时有发生。“明明是好意劝导,却被骂多管闲事。”围头海上义务救护队队员刘吉庆告诉记者,碰到这种情况,他们要么好言相劝,要么保持沉默。林振东则表示,有时候队员救起人后,被救者连一声“谢谢”都不说就溜走了。
吴金峰也表示,据他了解,在一些地方,群众对拥有救生证的人非常尊敬,觉得这个职业很高尚很神圣,但在他身边,不少人对这个职业都不大重视,这让大家有些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