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企业和个人捐赠闲置物品 晋江英林“心商店”让爱流通起来

2016-08-23 09:11:37 李芳 姚煜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将企业尾货库存与个人捐赠的物品低价销售,再将所得收入用于慈善公益事业。近期,晋江正在尝试一种慈善公益新模式—— “心商店”:让爱流通起来

市民在“心商店”挑选商品。

东南网8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芳 文/图 通讯员 姚煜娟)近日,在晋江市英林镇的街头出现了一家“心商店”,店里的货物包括衣物、鞋帽、办公用品等,与普通商店并无二致。有所不同的是,这些货品均是企业和个人捐赠的闲置物品,销售所得将全部用于教育、慈善、敬老、生态等公益项目。

开业首日营业额达50万元

“完全没想到那天会有那么多人,我们甚至需要暂时关上卷帘门来限制客流量。”由晋江市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筹备创办的“心商店”开业已有一个月,回忆起开业那天的“盛况”,“心商店”负责人洪荣基依然历历在目,他向记者描述,现在店面只有一个收银台,开业当天设置了7个收银台,“即便如此,收银员还是忙得不可开交”。

住在“心商店”附近的李女士原本只是想来凑个热闹,但看到商品如此便宜,忍不住花100元买了5件女装。“这么便宜,还能献上一份爱心,很有满足感。”

记者在“心商店”看到,店面中央区域设置了多个花车摆放零散货物,右侧的童装区摆放更为细致,衣服按照样式、花色、尺码分区摆放。部分货物通过挂样展示给前来购买的客人。墙上悬挂的“心商店爱心价格一览表”对于各种货物都作了明码标价:童装和女装5件100元、男装3件100元、羊毛衫2件100元、服装配件5-10元……洪荣基坦言,实惠的价格确实具有很大吸引力。加之目前售卖的货品基本来自于劲霸、卡宾等知名服装企业尾货库存,质量有保障,消除了市民购买时的一些疑虑。

除了各大企业的尾货库存,“心商店”收到的爱心物资也包括市民自发捐赠的服装、电子产品、文具等,这些商品需要企业的专业团队按品相进行分类、修补和定价。“心商店”未来会在店内设置二手商品区,售卖居民自发捐赠的物品。

开业首日,“心商店”客流过万人,营业额达50万元。如此可观的数字不是仅靠英林镇的居民就能创造的,洪荣基告诉记者,也有不少人从厦门、石狮等周边地区前来购买,支持“心商店”,“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人从外地开车来到这里,一口气买了120件,还连连夸赞物美价廉”。

据了解,“心商店”从酝酿到开业,大概2个月的时间。短短的时间里,“心商店”完成了店面的装修、数万件货品上架。截至8月21日,“心商店”接收爱心企业、团体、个人捐赠的爱心物资达187342件。

慈善公益志愿者热情高

爱心物资到位了,“心商店”从前期筹备到后期管理都需要大量人力,从哪里找来这么多人呢?

郑幼平是一家省内知名服装企业的老员工,曾担任品牌企划。后来,她辞职回到自己的老家漳州市龙海浮宫镇经营农场。今年端午节,她到英林镇给原来的老同事送杨梅,得知“心商店”正在筹备。同事们邀请她留下来帮忙一起筹备,利用她原来担任品牌企划积累下来的经验,为“心商店”的宣传添把力。正值农闲时节,老同事又盛情邀请,她便一口答应了。

回家交代完农场的各项事宜,郑幼平立马回到英林镇,当起了“心商店”的全职义工。郑幼平每天需要处理很多事情,小到物件的摆设,大到整体方案策划,她都要一一看过,通过微信和同事开会讨论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做回老本行,享受助人悦己的过程,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收获很多。”郑幼平说。

除了企业的老员工支持,很多当地居民通过媒体报道、政府宣传得知“心商店”筹备的消息,便自发来到商店报名当义工。

64岁的张连治是英林镇埭边村村民,她带着一床崭新的蚕丝被来到“心商店”做义工。“蚕丝被是我的一点心意,带来支持爱心店。”也有夫妻俩带着孩子一起来帮忙,希望孩子能在做义工的过程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洪文恒是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的专职人员,他告诉记者,“心商店”志愿者的需求量非常大,好在各个村积极发动,志愿者队伍慢慢壮大起来。“每天都有30-50人次的志愿者过来帮忙,我会按照轮班制度排班,每个人一天工作3小时。”

公益新模式期待向全国推广

今年春节,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洪忠信率先提出成立“心商店”的想法,“捐赠物资的人是献爱心,做义工的人是献爱心,购物的人是献爱心,这些爱心将帮助更多的人,慈善公益与人之间形成了和谐生态”。

晋江市委文明办主任陈多多将洪忠信口中的“和谐生态”解读为生产者、消费者、志愿者和受助者四方共赢。他说,晋江是服装鞋帽生产基地,这些民生消费品制造业很难完全避免库存和尾货,与其冒着影响品牌形象的风险,采取降价抛售等高成本处理方式,不如以公益捐赠的形式来消化库存,这样既提升了品牌形象,又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于消费者而言,既得了实惠,又献了爱心,何乐而不为?

除了评级、修补、定价等工作需要专业团队外,“心商店”仓管、理货、店员等员工全部由志愿者担任,既为志愿者创设了一个有效对接、服务社会的平台,又培养了他们的营销才能,为其就业、创业提供了前期培训和实战经验。

洪忠信把“心商店”当成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运营,在运营过程中不断筛选人才,他很希望能将“心商店”的模式推广至全国。对此,陈多多认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发“心商店”APP、开办“心商店”淘宝店、打造“心商店”微店,使线下经营与线上经营相结合,甚至吸引一批爱心快递加盟,打造一条公益价值链、产业链和物流链,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志愿者参与。

公益也须具备造血能力

传统的公益形式主要是捐钱捐物点对点开展,这样的运作模式单一且收效甚微。如何让公益有活力?加强公益组织自身的造血能力十分必要。

“心商店”结合当地产业资源,发挥产业优势,将企业尾货库存作为爱心物资的主要来源,企业技术团队对民间自发捐赠物品进行分类、修补、定价。通过领头企业的参与,更多企业的呼应,消化和循环企业产品。另一方面,“心商店”能为基金会的持续发展提供造血功能,为大众提供一个奉献爱心、参与公益的平台,不断壮大民间力量。

公益慈善基金会为“心商店”提供平台,“心商店”反哺基金会,长此以往,可形成具备造血能力的良性循环。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