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一个人的古厝家训拓印之路:8年走遍石狮所有村落

2016-08-29 08:13:08 林永清 陈秀洪 陈建辉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保护家训题刻

也是在保护古建筑

家训,离不开它的载体古厝、番仔楼,保护家训题刻,也是在保护古建筑。“番仔楼其实寄托了海内外华侨华人对家乡故土的深厚情感。”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刘伯孳说,以前,闽南人下南洋讨生活,赚了钱衣锦还乡,部分华侨华人就想将异乡的建筑风格带回家乡,就成了番仔楼。当然,也有部分华侨华人回乡盖的是闽南古大厝,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其实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家乡的热爱,也形成了不同建筑风格之间的文化交融,促进了闽南本土文化的提升。

刘伯孳说,在闽南古民居中,历史和侨乡在这里积淀碰撞,萌生侨乡文化,这些古民居,是华侨华人对祖厝的情感寄托,就像绿叶对根的情意,是他们内心对故土的深切眷念,已根植于海外华人和祖籍地的情感纽带。因此,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古民居历史遗存,可影响带动更多的海内外乡亲回乡寻根谒祖,增强海内外新生代对祖籍地的认同感、归属感。

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也表示,闽南建筑是一个整体,它有艺术性和生命力,而这些家训题刻是闽南建筑文化的核心部分,它们不仅是凝固的历史,也是流动的历史,在闽南文化传承过程中,体现出一种文化包容,如在潘仔楼里题刻家训,是中华文化与西方建筑的结合。“拿走并不是保护的最好方法!收藏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文化修养,但它不是占为己有,而是尽可能地让构件在它该呆的地方,让人去欣赏,才能体现它最大的价值。”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