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内涵创设均衡育人环境 在硬件配备达到基本均衡后,鲤城区着力在学校软件建设即学校内涵特色上下功夫,努力创设“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义务教育校际均衡育人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 近年来,鲤城区积极推进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先后置换复办泉州七中初中部,投入1300万元建设开智学校新校区,将泉州市艺术小学并入百年老校鲤城区实验小学,把朝晖小学并入通政中心小学,有效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该区积极尝试“委托管理”,探索“一校多区”办学模式,实行“带职进校、带责理校、带钱扶校、带绩离校”管理思路,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比如,江南新区的新建校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委托老城区百年老校通政中心小学管理,通政中心小学校长兼任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新步小学委托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管理,第二中心小学校长兼任新步小学校长。 把组团式小片区管理的模式创新做深做优是鲤城区的一大特色。该区率先在各组团和小片区内推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管理模式。近年来,该区持续改革创新义务教育“组团小片区”管理办法,多措并举,使学校办学质量在相互促进中明显提升,家长强烈的择校愿望得到有效缓解。 同时,鲤城区积极推动学校加快“一校一特色”品牌建设。如泉州六中的“李尧宝刻纸”课程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传统文化传承典型学校”;泉州七中“机器人工作室”校本课程获国家级研究成果一等奖,取得专利23项;昇文小学是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校;通政中心小学交响乐团、第二中心民乐队获得2015年福建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一等奖;东门实验小学的校园足球获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福建赛区)阳光体育足球比赛男足一等奖、福建省少儿足球锦标赛女足冠军。 推动来泉务工人员子女“乐读书” 为保障教育公平,鲤城区政府庄严承诺,在保障辖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鲤城就学实现“零拒绝”,并全部由区域内公办中小学统筹解决,与本地学生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政策。目前,在鲤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来泉务工人员子女人数34788人,占学生总数57.08%。98%的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 据悉,该区在保证来泉务工人员子女“有书读”的基础上,还让他们“乐读书”。暑假期间,鲤城区科协、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2016年外来员工子女科普夏令营”,暑假没回老家的来泉务工人员子女,感受了一场特别的“科普之旅”。此外,该区还通过开发具有闽南特色的校本课程,评选优秀外来工学生、开展“六一”节慰问等活动载体,让他们感受泉州的关爱,激发他们对“第二故乡”的热爱。各级各类学校还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鲤城户籍学生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在选配班干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构成,有效构建和谐班级。 |
- 2016-08-30泉州五年内将新建公办幼儿园200所 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 2016-08-15泉州国际教育交流再突破 14所学校加盟中美“千校携手”
- 2016-07-22石狮6所高中招生录取线出炉 首次设置志愿级差
- 2016-07-152016年泉州市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线划定
- 2016-07-152016年泉州市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线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