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闽南新晋网红“滴水兽” 藏于屋檐隐于砖厝

2016-09-24 08:50:31 李昌乾 林永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麒麟吐水

东南网9月24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昌乾 林永清 文/图)

这两天,闽南又在社交网站上贡献了一只破次元“网红”,它的名字叫滴水兽。

闽南的小伙伴都不陌生,造型各异、千奇百怪的滴水兽,总是默默藏于屋檐,隐于红砖厝和番仔楼中。

而它突然被热议,源于这篇文章——《最后的兽——闽南民间的滴水兽》,刊发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网站,该杂志的中国合作方《华夏地理》,前天在官网和官微同步上线。

文章背后的作者故事,滴水兽最接地气的讲究,今天我们都想告诉你。

迷恋闽南文化 用学术论文推介它

这篇文章的作者叫姚力,福州人,目前在重庆一所大学读研三,攻读建筑学方向。在草根文化保护团队“永葆安宁”负责人蔡世力推荐下,海都记者联系上了姚力。

因为两年前在泉州西街的一次邂逅,姚力恋上闽南文化。去年夏天,在圈内人推荐下,他来到石狮,这里番仔楼的建筑和文化底蕴,让他着迷。他想写一篇关于闽南文化的论文,在蔡世力的介绍下,接触到滴水兽。

最初,姚力觉得,滴水兽在其他地方应该也存在,但走了全国多地后,发现并不是,闽南地区的滴水兽格外独特。本月月初,在泉州邂逅一位《华夏地理》的签约摄影师,在对方推荐下,他尝试将偏向学术的论文,尽量口语化后,向该杂志投稿。9月22日晚上,这篇标题为《最后的兽——闽南民间的滴水兽》的文章,在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网和《华夏地理》同步上线,“没想到还被刊登,当时非常高兴。”

狮子吐水

红砖厝番仔楼 滴水兽毫无违和感

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介绍,滴水兽是建筑上的一个有机小构件。

闽南的滴水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在闽南大厝上的滴水兽,为泥灰塑,材料主要是石灰等;另一种是在番仔楼上的滴水兽,为水泥塑,里头有的还加了钢筋,制作工艺简化了,耐久度也有所提升。滴水兽上的图案,一般有彩绘,还有堆剪(即在滴水兽镶贴瓷片)。

闽南的滴水兽有三大特点。一是实用性,它是排水构件,用于排除屋面的雨水;二是艺术性,下雨天是排水构件,晴天就是一件艺术品,在建筑上起到了点缀作用,从构造、色彩、外形、图案及位置,都跟建筑本身有机结合在一起;三是文化内涵,李馆长举例说,鱼的滴水兽代表着年年有余,狮子的滴水兽代表迎福纳祥,大象表示太平有象、万象更新,麒麟则有麒麟送子的寓意。除了中国传统文化,闽南滴水兽还带有异域风情,在很多番仔楼的滴水兽都带有西方特色,“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跟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滴水兽里的堆剪技艺

鲤鱼吐水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