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餐: 从五个剧场到四朵花瓣
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鸟瞰效果图
文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过去五年,泉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果显著,不仅顺利完成“十二五”主要任务,还留下许多异彩华章,进一步增强老百姓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让历史文化名城熠熠生辉。
城市文化品牌显著提升——过去五年,几乎年年都有重大文化活动将泉州推向国际舞台:荣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成功举办2013年世界闽南文化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成功举办《中国一日·重返泉州》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建成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正式申报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平均每千人面积达81.6平方米,远超全省平均数。2015年,随着泉州木偶剧院开始投入使用,市直五个院团均有各自的剧场。2014年,备受瞩目的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项目奠基建设,这座犹如盛开的“四朵花瓣”,将打造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目前,全市建成公共文化馆12个、图书馆11个,8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获国家等级站称号。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深入推进——制定出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实施方案》,进一步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和保护机制,形成闽南文化保护的“泉州模式”。全市各级非遗名录431项,其中世界级4项、国家34项、省级76项。鲤城区、石狮市、晋江市、惠安县、安溪县、德化县等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文化产业发展提速提质——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稳居全省之首,GDP占比也在不断攀升;全市3A级以上景区31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全省率先入选“2014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评选出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5家,4个项目被确定为省文化产业十大重点项目。
文物博物事业蓬勃发展——新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21处;新建泉州门里博物馆、南安水头印象五号石文化博物馆,填补民办博物馆空白;规划建设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列入省预备重点项目,“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再次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本报记者 陈智勇
梨园古典剧院吸引更多戏迷
“古朴的舞美、美轮美奂的灯光、舒适的剧场环境……梨园古典剧院投入使用后,让更多戏迷能静心品赏典雅的梨园戏。”来自石狮的铁杆戏迷谢文逐,几乎每个月都要多次走进剧场观看梨园戏。
年近不惑的谢文逐是石狮一中学的美术教师,30多年来,对梨园戏痴心日重,现在看戏、研戏、探访梨园戏老艺术家占据了大部分业余时间。梨园戏可谓融入了谢文逐的血液里。本月初,他改编的梨园折子戏《母子别》刚刚上演,深受戏迷们的好评。
谢文逐的背后,是泉州文化惠民已经形成多位一体的现代文化服务新格局。泉州南音乐团、福建省梨园戏实验戏剧团、泉州市木偶剧团、泉州市高甲戏剧、泉州歌舞剧团等市直五大剧团,以前或没有专属院团,或是过于老旧无法满足现代的演出需求。去年,随着泉州木偶剧院建成,市直五大剧团都有了各自的演出场所,现在每个剧团均开展大量的公益惠民演出,让广大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充分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受益最深的是铁杆戏迷,谢文逐回忆说,小时候盼梨园戏下乡演出,后来到泉州念书时也没有公演,只能经常到剧场看排练。
眼下,2018年成为谢文逐最有念想的一年,这一年,位于东海之滨的“四朵花瓣”将建成,以“亚洲多元文化发展中心”为定位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和中国对外文化艺术展示交流的新平台,势必带来全新的文化盛宴。
青年演员亮相国际大舞台
2016年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让泉州提线木偶戏再火了一把,特别是元宵晚会,可爱的木偶猴子——“小小蔡”还荣登北京主会场,现场与央视名嘴董卿互动,翻跟斗、变魔术,大闹元宵,乐翻海内外观众。
此次携“小小蔡”晋京参演的是泉州市木偶剧团青年演员蔡佳捷,他是该团新招进剧团不久的新手,但却能从容自如与董卿互动,最后还通过“小小蔡”变出了一朵小金花,以此祝福全国人民金玉满堂、花开富贵。
“蔡佳捷成功献演央视,除了自己为这个节目付出大量心血外,还得益于泉州木偶剧院投入使用后,大量惠民公演为广大青年演员提供更多表演展示机会,带动一大批青年演员迅速成长。”泉州市木偶剧团副团长夏荣峰介绍,随着泉州木偶剧院建成投入使用,泉州提线木偶戏在家门口常态化公益演出越来越频繁,特别是看到许多小朋友走进剧场,感受千年传承下来的木偶艺术,心中的责任感倍增。
泉州市木偶剧团已出访近200次,到达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荣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人民友谊贡献奖”,担任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夏荣峰是泉州提线木偶戏“走出去”的见证者,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许多重要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都参与了。他深切地感受到泉州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建设,给老百姓带来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