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南安向阳乡防抗台风:危难之时 他们守护着村民

2016-09-25 08:55:02 王敏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危难之时,他们守护着村民

——记南安市向阳乡防抗台风中的乡村干部

东南网9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黄毅强 林志东 陈鑫炜)24小时超540毫米!最强台风“莫兰蒂”把最强降雨豪泼在了向阳乡。这个南安北部的高山乡遭受重创,7个村全部受灾,道路塌方严重,乡村之间都无法通行,加上断电断网断通信,一度成为失联的“孤岛”。

危难之际,向阳乡的7个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不怕艰险,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群众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他们坚守山村一线,成为村民的主心骨和抗险救灾的顶梁柱;他们守护着村民的安全,守护着正经受磨难的村庄,坚守着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责任。

“真是用了洪荒之力才坚持下来的。”周巧玲,90后,个头不高,性格腼腆,到向阳乡工作不到一年,回忆起台风登陆前后,坚守孤村杏田的四天三夜,依然难忘。

14日13时,刚开完乡里防抗台风的部署会,周巧玲就跟乡武装部长陈金钊、乡干部林健松赶赴杏田村。为了切实落实防抗台风的各项工作,向阳乡组建7个工作队,分别由一名乡领导、一名驻村队长、一名乡干部组成三人工作小组,进驻7个村,和村两委并肩战斗,防抗台风“莫兰蒂”。

周巧玲是杏田村的驻村队长,杏田则是向阳乡最偏远、交通最不便的山村。当天,三个人都穿上了迷彩服,就像上战场一样。杏田村党支部书记吴四兴刚从乡卫生院打完点滴回来,就马上召集村干部和驻村工作小组一起,8名乡村干部分头转移地灾点和高陡边坡地带的村民,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严阵以待。

即便准备充分,灾情依然出乎意料。由于暴雨冲刷,杏田村道路塌方十分严重,无法通行;山体多处溜坡,80%房屋受损;15日凌晨断电;16日断通信、断信号……在失联的几天里,8名乡村干部成为“孤岛”中的主心骨和顶梁柱。

“首先是保安全。”陈金钊说。14日夜里,8名乡村干部都没敢合眼,守在村委会,密切关注着风情雨情。15日1时左右,断电了,点着蜡烛,听窗外风雨呼啸,焦急等待到天明。5时多,雨势越来越大,村委会前的道路变成了“水路”,“不能再等了,必须再去转移人”。接下来的7个小时,8名乡村干部分成4组,挨家挨户巡查了全村520多户人家。

“村里很多人积攒了10多年才盖上一栋新房,他们心里把房子看得比命还重要。”陈金钊说,转移村民,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老人家舍不得离开自家房子,有的人完全没意识到灾情的严重性,有的人牵挂自己房屋安危要回去查看……他们要三番四次上门劝说,实在不行就买把锁先锁上。“费尽口舌,跑断腿都不要紧,只要村民安全,一切都值得。”

16日中午,雨基本停歇了,8名乡村干部已经记不清巡视了多少遍,他们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户人家;他们冒着大雨,浑身湿透,满鞋满裤腿都是泥。迷彩服湿了干,干了又湿,都有臭味了,到此时,他们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

要保证转移出来的村民不擅自回家,他们用了最“原始”的办法:贴身守护。村部里安置了十几个人,有老大娘要回去拿药,巧玲跟着;有孩子饿哭了,巧玲就帮助找吃的;有人说要出去走走,巧玲也陪着……村部里的棉被和床给村民睡,巧玲实在困了就在椅子上靠会儿。

17日中午,道路终于抢通了,杏田村是最后一个通路的村。乡长黄朝阳亲自到村里来接坚守了四天三夜的同事,一回到乡政府门口,同事们站成两排,列队欢迎安全归来的勇士。“那一刻,感觉终于找到了组织。”在抗灾中十分坚强的周巧玲流下了眼泪。

其实,周巧玲一直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向阳乡干部女多男少,无论男女全部奔赴一线。纤弱的女子挥着锄头铲泥巴;爱干净的女生满身泥巴,几天没空洗澡……14个女子个个都是“女汉子”,村里的大叔大婶们都觉得心疼。

在卓厝村,乡村干部连夜艰难徒步13公里、跨越几十处塌方,到失联的洋坪自然村了解灾情;在旗星村,野猫桥水库水位超限,泄洪道旁道路塌方,李志明带领乡村干部用土沙袋进行分流,全然不顾身旁可能垮塌的危险……

在灾害面前,向阳乡村干部齐出动、共战斗,危难之中与村民在一起,用坚守换来零伤亡。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