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天安门前的合影,成了打开吴基扬老人回忆的钥匙
47年了,老人还完整地保存着当年的物件,时不时就拿出来回忆一番
东南网9月2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彭思思 吕波 文/图)吴基扬老人从房间里出来,97岁的身体依然硬朗,步履矫健。他翻出一个塑料袋,取出一张保存完好的合照、一本入场券和一张布满字迹的纸片。
他戴上老花镜,举着照片仔细辨认着,记忆在他脑中滚滚翻腾,像一壶陈酿的老酒,点点滴滴,都是醇浓的故事。
这张照片,是47年前的合影了,在天安门前。
那时,吴基扬还是三明清流县通用机械厂的工人,因工作突出,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庆20周年庆典观礼。往事,在他年逾九旬的记忆里依旧清晰。
如今,国庆的脚步又近了,吴基扬很想知道,当年一同前往北京观礼的小伙伴现在可好,能否再聚。
如果您有线索,请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告诉我们。
97岁的吴基杨老人回忆往事时神采奕奕
【忆当年】
那次国庆观礼,吴基扬坐在小伙伴的肩膀上,见到了毛主席
曾获全国劳模 总结20字工作信条
吴基扬是南安仑苍人,13岁起做打铁学徒,之后到同安铁器社做工人。1954年,他参加过鹰厦铁路建设,身兼打铁工人、采购、仓库员多个职位。1964年,他被调用到三明清流县通用机械厂,担任车间主任仓管员。
因为工作突出,他多次获得劳动模范称号。热爱劳动的他,还总结了20字的信条,以此督促自己:勤劳奋战、勇于思考、正气人和、实事求是、克己奉公。
工作中,他还带头促生产,厂里大小事情,吴基扬能帮都会帮。1969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接到了到北京接受表彰的通知。
1969年9月初,吴基扬被选为进京代表,观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国庆大典,他兴奋了好几天,成了全厂工人最羡慕的人。
亲临国庆观礼 兴奋得一夜没合眼
9月15日,吴基扬和清流县的另两名代表乘客车前往三明。出发那天,全县几个工厂好几百号工人来送他,在福州集中学习3天后,他们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那年,整个福建代表团有200人,三明地区共30人。当北京、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陆续出现在眼前时,从没出过远门的吴基扬别提有多激动了。9月30日晚上,他们一夜没合眼。
吴基扬回忆,国庆大典当天,天安门城楼前两边各有10个观礼台,福建代表被安排在西南台观礼台上,刚好在城楼的左侧。一两百人坐在一起,“大家胸前都佩戴毛主席纪念章,手上拿着随身携带的《毛主席语录》,坐在观礼台上等待国庆大典开始。”
7时许,庆典仪式开始,广场上所有人都齐声高唱国歌。当《东方红》的歌声响彻广场时,毛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出现在了天安门城楼上,整个庆典现场沸腾了。
人群都站起来争着看毛主席,吴基扬个子不高,多亏身旁的陈立东(音)一把将他驼在肩膀上,吴基扬跟着人群高喊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激动得直掉眼泪。
【道寻觅】
不知为何,国庆脚步愈近,吴基扬老人对小伙伴的思念,就愈浓烈
失散这么多年 他们还好吗?
观礼后,他们到人民大会堂开会,随后每天参观一个工厂企业,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年的发展。10月3日,三明地区的代表们又相约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拍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吴基扬架起老花镜,分辨着照片中的人,一排最右侧的叫陈立东(音)。“当年清流县另外一名学生代表,名叫吴金枝(音),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还有一个来自三明发电厂的,代表明溪县参加,是惠安人……”一同观礼的代表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很快熟稔起来。
时隔多年,吴基扬还记得当年一同观礼的6位代表的姓名和当时聊天时大伙说的单位。吴基扬循着记忆,把这些信息写在了纸上。但在通讯不方便的年代,大伙渐渐没了联系。
国庆60周年庆典时,吴基扬又特地去了北京,远远地看了国庆典礼。屋子里的影碟机里,一直放着国庆阅兵的影像,吴老随时都会打开回味一番。
今年国庆又要到了,不知怎地,吴基扬又开始思念当年那些一起观礼的小伙伴。
附:老人回忆当年观礼代表的信息,当年没有记下具体姓名,人名都只能根据读音记录。
一排左一 吴金枝(音):厦门人,1969年十七八岁的她作为清流县青年代表赴京;
二排左八 曾清流(音):惠安人,三明发电厂工人,明溪县代表
一排左三 朱玉算(音):北方人,明溪县知青
范丽华(音):宁化县军工机械厂代表
一排左六 石土望(音):宁化县生产队队长,农民代表
一排右二 陈立东(音):三明化工厂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