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泉州立潮头
实施17个路线图
我市不少企业“机器换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图为晋江市百宏纺织智能工业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 (张九强 摄)
实施17个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巩固提升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4个主导产业和食品、工艺制品、纸业印刷3个特色产业,着力发展新兴产业。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为中小企业转型创造更多时间和空间,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从长远看,转向中高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网络协同制造,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培育更多技术工艺、小批量定制、专业代工“单项冠军”企业,创建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引导特色产业、传统工艺、老字号与“互联网+”“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锻造更响亮、更久远的鞋都、衣都、石都、瓷都、茶都、香都等。
培育7个500亿至1000亿元规模新集群
1.培育智能装备产业。深化数控一代示范应用,做大专用智能装备、数控机床的规模,推动龙头企业由单一产品制造,向成套设备集成、生产线设计安装、供应链服务等提供商转型。
2.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半导体产业。加速晋华集成电路、三安系列项目和半导体高新产业园区建设,引进电路设计、封装测试、装备和新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拓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打造中国芯谷。
3.培育交通运输装备产业。高端切入、迅速抢位,力推晋江汽车产业园、中车海峡轨道客车(二期)、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加快建设,带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整合发展。
4.培育金融服务产业。支持驻泉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做实产业金融,规范民间金融,突破海丝金融,发展科技、绿色、普惠金融,建设若干金融集聚区,建成区域性实体金融服务中心。
5.培育大旅游产业。打响“清新福建·海丝泉州”旅游品牌,加强业态和线路整体策划,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培育泉州古城和环清源山文化旅游圈,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做大做强文旅集团,建设智慧旅游平台,以“旅游+”文化遗产、名村名镇、田园风光、特色产业、会展论坛等融合模式,带动各县域、社会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大旅游主题和内容。
6.培育大物流产业。顺应“物流+互联网+金融”“专业市场+电商+快递”趋势,扶持百家3A级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一批第四方物流平台,补上冷链、临空、跨境物流薄弱点,建成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全国快递网络区域中心枢纽。
7.满足多元需求,培育大健康产业。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深耕健康消费市场,发展养老养生、健康管理、体育健身、功能食品、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关联产业,构建惠及全民、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