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1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建辉)昨天,海都记者了解到,《泉州市“十三五”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0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印发。“十三五”期间,泉州计划投资423.63亿元用于防灾减灾,规划了大大小小400多个项目和工程,涉及防洪防潮和水资源安全保障、山洪与地质灾害防治等十大体系项目建设。 防洪防涝:重点治涝11处 规划认为,泉州局部地区生态仍较脆弱,山洪灾害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仍无法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山洪泥石流暴发。 为此,将实施“五江一溪”防洪治理,包含晋江防洪治理中将建设堤防115.81公里等,以及闽江防洪工程德化段(二期)将建设防洪堤7公里等。洛阳江、九十九溪、菱溪、林辋溪、坝头溪等重要独流入海河流,将进行河道治理清淤46.37公里,建设堤防护岸81.19公里,并综合治理117条中小河流。泉州市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县级城区达到20~30年一遇。 每逢台风洪涝来袭,多数城区积涝较严重。为此将通过加强城市内河排涝设施建设,泉州旧城区和新城区分别达到10年和20年一遇以上暴雨不漫溢。并启动重点治涝工程,覆盖全市11个重度涝区,包括丰州北峰、丰泽东海、丰泽城东、鲤城城区、泉港石化园区、泉港城东、泉港坝头溪涝区、安溪城区、南安城区、台商区张坂、永春桃溪下游段涝区等。 另外,全市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万亩,加快德化水口镇石牛溪、南埕镇石龙溪等26条山洪沟防洪治理,开展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5处,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区群众1500户。 防震减灾:最快5秒预警 规划提出,将加密地震烈度台网建设,基本实现每个乡镇1个台站的密度,全市建设136个简易地震烈度台。建设完善泉州市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中心,推进晋江市地震预警示范区建设项目,逐步实现区域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最终实现全市推广。另外,分期分批升级改造泉州市中心城区、泉港区、石狮市等多个前兆台站的仪器设备。 将建设具有泉州特色的地震监测预警中心,实现所有台站和节点数据资料的“多网合一、数据共享”,实现破坏性地震发生后5~10秒发出预警,1~3分钟给出城市烈度速报结果,5~10分钟内给出地震烈度空间分布图,力争2017年实现为民众提供地震预警服务。力争在2020年将地震灾害综合抗御能力提高到6.0级。 建成提升市、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和100个自然灾害避灾点,创建2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在20所中小学校、100个乡镇(街道)建成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示范点。并对全市193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中条件较好的进行维护、升级改造,中心市区筹建1~2个高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至少应再建40处应急避难场所。 另外,还要推进地震现场应急队伍、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地震志愿者队伍及行业救援队伍建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