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敬字亭见证“敬文惜字”古风
2016-10-26 08:59:08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除了焚金炉,还有一种和它很像但用途完全不同的建筑,名唤敬文亭、敬字亭、惜字亭或焚字炉,是专门用来焚烧带字的纸的,上面常雕有瑞兽、人物,炉口还有对联。

敬字亭见证“敬文惜字”古风

泉港涂岭芦朴村的敬字亭被保护起来

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除了焚金炉,还有一种和它很像但用途完全不同的建筑,名唤敬文亭、敬字亭、惜字亭或焚字炉,是专门用来焚烧带字的纸的,上面常雕有瑞兽、人物,炉口还有对联。

为什么会有这种建筑的存在?过去,长辈们常会对孩子说,纸别乱扔,尤其是写过字的纸,都要捡起来收放好,实在不需要,或可集中烧了。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之誉,尊重圣贤,敬惜字纸。也因此,敬字亭这类建筑的存在,是敬重文化的一种象征,见证着泉州文脉。

记者花了多天时间,展开“敬文惜字”古风调查,在泉州市区、惠安目睹“敬字亭”等的存在,只是颇感数量特别稀少,已成罕见景观。

敬字亭局部

红砖石亭“字纸亭”启蒙孩童爱惜字纸

泉州学者林少川说:“7岁读书第一天,我经过邻村看见一个红砖石亭,当时不知是什么,就问奶奶,奶奶说,那是‘字纸亭’。我又问为什么,奶奶说,字是孔子公发明的,孔子公将道理写在纸上,教书育人,教人做人,因此字纸不能随便糟蹋,应拾起来,放在字纸亭,到时以一定的仪式而焚化之。叫做尊敬孔子公,爱惜字纸。”

这一幕,林少川从7岁读书第一天起记到今日。

出于对文字的敬畏,古人提倡“尊重圣贤、敬惜字纸”,一纸一字均须好好珍惜不可浪费,即便是废纸若写有字也不能随意丢弃,须收集起来到特定的地方焚烧成灰。惜字塔就是专门用来烧字纸的,又被称为“敬字亭”、“焚字炉”、“惜字亭”、“敬文亭”、“惜字塔”等。

依史料记载,敬文亭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经相当普遍。

市区花巷附近的敬字亭

市区花巷附近 残留一处敬字亭

记者与泉州文史界的龚书群老先生,一同到花巷附近查看如今已罕见的敬字亭。但见它被一堵墙包容进去,依稀可见旧日模样,下沿还有麒麟石雕。龚书群说,他小时候看到时,并没有这堵墙,可见墙应该是后来加的,也幸好有这堵墙,保护住了它。

据分析,这一敬字亭建造已有百年左右,可能是除清源山的一处较完整清代敬文亭外,老城区仅存的惟一一处原样保存的敬字亭古迹了。

据介绍,敬惜字纸者,把路上乱扔的字纸放在附近的敬字亭里焚烧,以示对文字的尊重。龚书群说:“如今家中,还有一本《惜字宝训》,为清末泉州进士后人奉送我父的。”

翻阅《惜字宝训》,见开头写着,“夫字为圣贤所留遗,有功于天下万世,其不可不惜也……”

闽南文化研究者洪泓介绍,在泉州,敬字亭的样子,有点类似寺庙的“金炉”,一层、二层、三层皆有。泉州城内曾经有多处著名的敬文亭,如玉犀巷文昌宫、涂门街关岳庙、胜得铺崎头庙、盛贤铺北山宫,另外还有如著名的白耇庙,都建有精致的敬文亭。上世纪90年代,白耇庙按原貌重修庙宇,还重建了焚字炉,还原习俗景观。

惠安东桥原先残存的惜字亭构件(庄毓兴 摄)

泉港涂岭芦朴村 抢救保护敬字亭

泉港文史研究者黄建聪先生介绍,涂岭镇芦朴村有一座敬字亭。

记者前往芦朴村,看到敬字亭立于村头田间,被保护了起来,还立了一块碑记。

亭四周石刻上有许多碑文,密密麻麻,上层为人物雕刻,中间有焚烧炉口,炉口有副对联。左刻“文辉甲观射牛墟”,右刻“脩富酉山餘鸟篆”。

据说,当时凡办有私塾的乡村,一般都建有“敬字亭”。

《泉港文史资料》第九辑,《涂岭芦朴村敬字亭》(作者吴玉杯)一文记载,这座亭子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有重修。后被拆毁,石构件散失,有的用于生产队砌仓库,有的用于砌水井的井壁井围。2003年在芦朴村有识之士的倡议和捐资下,敬字亭于原地重建,大部分主要石构件在流失几十年后又重归故地。“敬字亭”三字为后来补上。

相关新闻

惠安东桥惜字亭石构件失踪

近日,记者获悉,惠安东桥镇燎原村洋下自然村残存的惜字亭石构件,原嵌于一石墙上,没想到本月不翼而飞了。

惠安东桥人士庄毓兴介绍,残存的惜字亭石构件依然十分精美。从庄老先生所拍的照片看,焚烧炉口之上方镌刻“惜字”两个字,左侧联柱刻写“煮史烹经辉”,右侧联柱刻写“挥毫落纸变”。

据介绍,原来的石亭系六角塔形制式,三层重檐,高约4.8米。亭顶排烟口,安装一块镂空龙头,状如蛟龙张口喷气,名曰“龙喉吐瑞”。亭之二层,镶嵌的楮石皆雕饰梅鹿、麒麟、三羊、狮子等奇兽,栩栩如生。六根亭柱竖向雕饰浮雕梅、兰、菊、牡丹、荷花等花卉。

石构件中有块阴刻“顺治壬寅年菊月”,应是亭始建于1662年之记载。惜字亭毁于1967年间,大量珍贵石构件被移筑为生产队仓库,后保存于墙体上。

如今,未料连残存的石构件亦不保。

(记者 朱彩云)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