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泉州市5个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第二年又新增试点25个,如今5年过去了—— “垃圾分类”为何原地踏步?
环卫工将一整车垃圾倒入中转站 本报讯(记者 王丽虹 陈灵 文/图)“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2000年,北京、上海、厦门等8个城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垃圾分类”的概念走进千家万户。2011年,泉州5个小区作为首批省试点,试行生活垃圾分类。第二年,泉州市又增加了25个试点小区与单位。如今5年时间过去了,泉州市垃圾分类情况如何? 近日,记者走访多个试点小区发现,“垃圾分类”尚未深入人心。于不少市民而言,对垃圾进行分类并不在生活习惯之列。是什么原因导致垃圾分类“原地踏步”?未来又该如何推进?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象篇】 概念不清难区分 11月15日10时许,记者来到试点小区富临华城,该小区内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垃圾箱,墨绿色垃圾桶上写着“可回收垃圾”,灰色垃圾桶则标有“不可回收垃圾”。走近一看,垃圾桶内不同类型的垃圾混在一起,与垃圾箱上的标志字样并不相符。 “分类垃圾桶5年前就在小区投放,但很多人都不会分。”住在小区1号楼的陈女士表示,她只知道纸品和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但用过的牙膏牙刷、塑料包装纸、塑料纸杯、瓜果皮等哪些是“可回收物”,哪些是“不可回收物”,她搞不清楚,所以都是随便放在一个垃圾箱里。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