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9日讯(海峡都市报两会报道组)昨天下午,泉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港澳委员、异地商会委员、特邀嘉宾座谈会。郑新聪、康涛、陈万里、陈灿辉等市领导出席。在一个多小时的座谈中,委员们积极为泉州发展建言献策。
来自澳门的委员张志民在会上提出,应该借助政府的力量,发展泉州美丽乡村,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他建议出台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扶持。结合环境、人文、住宿、景点等优势,突出乡村更多亮点,使城市人真正感受到乡村的风情,体验到纯粹旅游的价值和意义,实现“城市—县城—乡村”的多元化旅游综合发展。
政协委员、西安泉州商会会长吴振奋说,泉州与西安有着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渊源,人文历史互补,人口、GDP相当。泉州传统行业轻工业发达,而西安是古都,交通战略地位不同。同时西安也是农业大省,矿产丰富。政府宜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打通彼此深入交流共同发展的通道。
有委员对泉州企业转型升级提出建议,认为企业不是转行,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升级。也有委员认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应在用地、用人、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表示,对于委员们提出来的企业发展问题感同身受,听完既亲切又感动。郑新聪回顾了五年来泉州企业转型升级、城乡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肯定了港澳委员、异地商会委员、特邀嘉宾在泉州城市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虽然泉州目前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泉州有基础,有各界对泉州发展的关心,展望未来五年,郑新聪充满期待。他同时要求各部门要认真梳理委员们的建议,并抓好落实。
大盘子
今年全市GDP预期增长8%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怎么走?受市政府委托,市发改委主任陈文堃向大会递交《关于泉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报告提出,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8%,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5%、工业增加值增长7.6%、建筑业增加值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建筑业将组织实施一批建筑安装业及房地产开发项目,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抓好泉州图书馆等试点项目建设,2017年全市装配式建筑新开工试点面积,将达到50万平方米以上。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今年将实施“第三产业提升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加快推动中农批国际物流港、晋江五里电商产业园建设等。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期为13%,今年储备的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重大项目,将于2017年陆续开工,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300亿元,完成新开工建设项目70个、竣工投产项目70个。
此外,备受关注民生改善预期目标,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每千人口职业(助理)医生数1.8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4.15张、每万人接受高等教育数730人等。
钱袋子
今年市本级财力67.33亿元保民生
政府都把钱花哪了?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受泉州市政府委托,市财政局局长李清景向大会递交了《关于泉州市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对这个问题作了详尽的解答。
根据报告,2017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116.64亿元,比上年增长0.9%。
综合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移支付等各项补助、调节基金、上缴、债券转贷还本支出等,市本级可以安排的财力为93.46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8%;其中,用于服务保障民生支出67.33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9.3%,占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
这笔钱,重点支出项目安排为以下几个方面:农林水支出7.73亿元,比增1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55亿元,比增19.6%;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9.45亿元,比增12.5%;教育支出17.07亿元,比增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82亿元,比增16.5%;科学技术支出3.23亿元,比增10.6%。
相关报道>>>
突围攻坚 携手发展
市委市政府召开市政协港澳委员异地商会委员特邀嘉宾座谈会
本报讯 (记者谢曦)昨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市政协港澳委员、异地商会委员、特邀嘉宾座谈会。
座谈会上,市领导和百余名市政协港澳委员、异地商会委员、特邀嘉宾齐聚一堂,畅叙乡情、共话发展。委员们高度评价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深化税制改革、发展乡村旅游等积极建言献策。
市委书记郑新聪代表市四套班子和泉州人民,向广大乡贤长期以来对家乡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站位高、立意远、很中肯,饱含了对家乡的赤子之情。我们将认真梳理、研究吸纳、加以落实,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郑新聪指出,过去五年,泉州经受住了严峻挑战、重大考验。全市上下合力共为、砥砺奋进,在适应引领新常态、倒逼创新转型、战胜自然灾害中,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凝聚着海内外乡亲的鼎力支持和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五年,我们充满信心、充满期待。”郑新聪指出,泉州将深入贯彻省委“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政企合力干事的优势,勇于担当、奋力拼搏,力争到2021年迈向万亿经济强市行列,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建设。迈入新的一年,泉州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力突围攻坚利长远,推动经济增长步入新一轮上升通道。
郑新聪表示,希望广大港澳委员、异地商会委员、特邀嘉宾发挥事业有成、人脉广泛、眼界开阔等优势,一如既往地关注泉州、融入泉州,积极协商议政,以更大的热情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一如既往地推介泉州、投资泉州,多为家乡的发展鼓与呼,带动更多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在泉州集聚,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市委、市政府将矢志不渝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广大乡亲内引外联、抱团创业、项目回归等,搭建更多合作共赢平台,提供更加贴心、高效、便捷的服务。
市长康涛主持座谈会。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万里,市政协党组书记陈灿辉,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杨俊峰,市委副书记陈奕辉,市领导翁祖根、林万明、张永宁等参加座谈。
凝聚海内外力量助推“五个泉州”建设
——市政协港澳委员、异地商会委员、特邀嘉宾为泉州发展建言献策
本报讯 (记者游怡冰 王宇)昨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市政协港澳委员、异地商会委员、特邀嘉宾座谈会,大家齐聚一堂,积极为泉州发展建言献策。
2016年,泉州发展成绩单亮眼,经济总量连续18年位居全省首位。如何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更好地推动泉州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市政协港澳委员、异地商会委员、特邀嘉宾们带着各自的智慧与经验,广开思路,为加快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五个泉州”提出真知灼见。
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业
泉籍全国政协委员 许明金
家乡的发展成绩让长期在外打拼的泉州人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泉州制造业发达,但也面临着交易成本高的困扰,因此,首先建议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业,包括国际会计准则、法律服务、居间服务、金融外包服务等等,让专业服务推动“泉州制造2025”,助力传统产业的二次腾飞。
其次,建议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新的产业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深圳聚焦发展未来产业,逐渐成为当地发展的新增长点,如果泉深两地深度合作,互利共赢,相信一定会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第三,建议发挥文脉在城市驱动中的作用,引进一些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人才,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重塑企业综合竞争力
泉籍省政协委员 傅森林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调整周期,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发展环境也发生变化。只有彻底深化改革重塑企业综合竞争力,企业才有生存和持续发展之路。
首先,近年国内员工工资不断上升,这是好事,也体现国家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产业工人中能工巧匠比例很少;加上工人频繁跳槽,增加企业成本,也影响企业发展。我建议完善企业员工教育制度,培养、培训出有良好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此外,泉州可发展高科技产业,如航天、航空、军事、电子、化工等,以带动民用工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政府各部门要改进管理办法,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企业运营负担,降低整体成本。
加强转型迎接“新零售”潮流
市政协港澳委员 许清水
转型不是转行,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与升级。转型必须先转观念,适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潮流,准确把握消费者观念和习惯的改变,为消费者持续创造价值,转型才能最终成功。
近期,马云提出了“新零售”理论,对此,我认为泉州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端到端”的信息化、可视化运营平台,促进公司从传统的金字塔形管理管控模式,转变为扁平化、平台化的服务模式,以迎接乃至引领“新零售”潮流。基于信息化平台,企业的线上业务会得到急剧增长,线下渠道也将为线上业务提供订单受理、信息反馈等服务,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与提升。
同时,建议政府多给企业一些指导,对积极转型升级的企业从财政奖励、银行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支持德化陶瓷产业跨界创新
市政协港澳委员 郭金发
德化陶瓷产业产值逐年增长,2015年实现陶瓷产值达到188亿元,但也存在着科技主导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少,企业技术创新及对名优产品的带动力不足,高技术陶瓷人才引进较为困难等问题。
我建议充分发挥现有陶瓷产业优势,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将陶瓷产业与互联网、健康保健、光电信息、环保等领域相结合,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陶瓷产业跨界创新转型,走“传统陶瓷精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艺术化”的发展道路,这样将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发展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
市政协港澳委员 张志民
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旅游业为依托,第三产业为辅助,借助政府的力量发展美丽乡村,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是当下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建议政府设立“乡村旅游发展委员会”,推动各地打造相应的特色旅游卖点,并多渠道宣传,做到美丽乡村年年都美丽、处处有亮点、时时有心意。
建议政府建设“互联网+扶贫旅游”平台,利用网络平台优势,促进乡村旅游产品和传统工艺发展,利用扶持政策将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更好地推介乡村当地的特色产品。同时,建议出台乡村旅游相关扶持政策,突出乡村旅游更多亮点。
挖掘“一带一路”城市论坛潜力
市政协异地商会委员 吴振奋
泉州、西安分别为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有着相似的丝路文化和经济渊源。国家制定“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又为两个城市在经济、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提供难得的机会。
我建议两地建立完善“一带一路”城市合作论坛,为两市的企业界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人才调剂和经验交流。加强两地产学研合作深度广度,借助西安高校和科研机构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端人才底子厚的优势,为泉州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动力和高新技术研发支持。
来源: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