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要闻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看泉州:今后五年 迈向万亿经济强市

2017-01-09 08:15:05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政府工作报告看泉州

编者按 昨日,泉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市长康涛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回顾过去五年,泉州蛮拼的。使出“洪荒之力”,全力推进“五个泉州”建设,有为应对严峻挑战,经受住了重大考验,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放眼今后五年,泉州有愿景。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与泉州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期,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勇当建设“新福建”领头羊,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未来可期。

□记者 蔡紫旻/文 黄海明 曾绍洋 李立兴/制图

[过去五年]使出洪荒之力 泉州迈上新台阶

形成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政府工作报告》

改革有突破

——具有泉州特色的改革体系

组织实施44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农业农村、科教文卫、生态文明、社会治理、政府职能转变等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初步形成具有泉州特色的改革体系。

文化显魅力

——全国唯一拥有三大类别非遗名录城市

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海丝”国际研讨会、中阿城市论坛,“海丝”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泉州,成为国务院确定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牵头城市。

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部三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

城乡展新颜

——全市城镇化率64.5%

环湾建成区面积达214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64.5%,比2011年提高5.2个百分点。

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城高速闭合成环,实现县县通高速,迈入亿吨大港、国际机场行列。

人民有收获

——城乡医保养老保险走向人群全覆盖

累计统筹8.6亿元资金,帮助12.6万人脱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9%、10.5%。

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新增中小学学位9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7.5万个。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新增医疗机构床位1.1万张。

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加快从制度全覆盖走向人群全覆盖。

这些“国字号”属于泉州

〇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综治最高奖“长安杯”、国家生态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保持国家级科技、卫生、环保、园林等城市荣誉。

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列入国家战略。

〇获批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

〇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和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给这些地方点赞

〇晋江新型城镇化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肯定。

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永春被国家列入标准样板。

〇德化获评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

〇永春、德化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〇晋江、石狮成为国家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永春成为国家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〇泉港入选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〇安溪获评中国藤铁工艺之都。

〇永春获评中国生态文明奖。

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

在市委领导下,我们坚持稳增长、控风险、谋长远,全市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8%、9.2%和11.1%,“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 ——《政府工作报告》

这一年,泉州有拼劲

打好“组合拳” 出台10多份专项政策

出台稳定工业、企业技改、兼并重组、降低成本等10多份专项政策,兑现企业扶持资金40.3亿元;争取国家和省级补助110.7亿元。

“五个一批”项目完成投资942亿元

实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活动年”,组织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753个“五个一批”项目完成投资942亿元,25个补短板工程包完成投资185亿元。

这一年,泉州有创新

“无间贷”模式全国推广

抓好国家“金改区”建设。银行主渠道作用更加有为有效,“无间贷”模式在全国推广。全省首家金融租赁公司开业。

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

实施“民综”改革。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设立运营产业投资基金及新兴产业、集成电路、高新技术等子基金;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意见;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国有林场改革深入实施。

首部实体法聚焦“海丝”

加快“海丝”先行区建设。牵头推进“海丝”联合申遗,开展14处遗产点、1处关联点的修缮保护和环境整治,我市首部实体法《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获批。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超120亿美元。综合保税区通过考核验收。

这一年,泉州有行动

“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经验全国推广

深入实施“泉州制造2025”。“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经验在全国推广。出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1+X”政策体系。

纳入全省“政民外”项目682个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晋华集成电路、天电光电、中科植物工厂、安踏一体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开工,通达智能制造、晋江高效太阳能电池等32个制造业重点项目投产。深化产业链招商、定向招商,累计纳入全省“政民外”项目682个,总投资7205亿元。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深化“第三产业发展年”。404个项目完成投资631亿元。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新上线“泉州购”“跨境通”和油化品航运电商平台。

这一年,泉州有温度

财政七成以上用于民生

坚持把七成以上的地方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3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受灾群众节前可全部搬入新居

抓好超强台风防抗和灾后重建。及时出台实施灾后重建“1+11”方案,落实财政救灾资金4.8亿元,农村住房、交通水利、工农业生产等恢复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受灾群众春节前可全部搬入新居。

实现脱贫3.3万人

精准推进扶贫工作。出台强化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完成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实现脱贫3.3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433户,造福工程搬迁8659人。

解决农村5.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七库连通、山美生态试点项目加快推进,彭村水库、向金门供水工程(大陆段)主体完工,农村5.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主要干流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空气优良率98.3%。

外来工随迁子女享平等教育权

全市51万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享受平等教育权利。推进“一校多区”“小片区管理”和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等改革。

“明厨亮灶”经验全省推广

基本建立覆盖市县乡三级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这一年,泉州有颜值

推进城市精品点

501个环湾规划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14亿元,泉州科技与规划馆、东海工人文化宫、大剧院、图书馆、东海大厦及泉州植物园等加快推进。

“小黄人” 骑行超500万人次

有轨电车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中心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投入使用,建设站点280个,投用自行车9000辆,骑行超500万人次。

古城保护提升有规划

系统谋划推进古城保护提升,修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成开放古城规划设计展示馆、古城会客厅;开通古城语音导览系统,举办首届“海丝”古城穿越徒步活动。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22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实施项目675个,完成投资383.3亿元,新增国家和省级特色小镇6个。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新办理居住证59万张,同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这一年,泉州有态度

清理规范行政审批申报获国务院表扬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规范压缩项目推进全过程的自由裁量度,减少前置审批和中介服务事项124项,取消各类证照证明材料541件,清理规范行政审批申报得到国务院表扬推广。

完成公车制度改革

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完成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任务。

[今后五年]抓住难得机遇 迈向万亿经济强市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泉州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期……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勇当建设“新福建”领头羊,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经济扩量提质、城市内涵集聚、民生事业提升,加快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 ——《政府工作报告》

万亿经济强市: 建成7个百亿千亿新集群

巩固提升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4个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食品、工艺制品、纸业印刷3个特色产业,培育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半导体、交通运输装备、金融服务、大旅游、大物流、大健康7个500亿—1000亿元的新集群。

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制造业基本形成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重化产业三大板块格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

“海丝”重要门户城市: 实施千年古港复兴计划

实施千年古港复兴计划,进一步活化“海丝”基因,保护“海丝”文化遗产,做好牵头“海丝”申遗工作。

坚持古城提质,实施整体性保护、微扰动改造、低冲击更新、家园式管理,让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

坚持新城集聚,推动环湾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协调衔接,加快建设“海丝”新城。

按照省域三大中心城市定位,下决心推动行政区划调整,统筹“一湾、两江、两翼”空间发展。

美丽幸福泉州: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普惠共享

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普惠共享。

落实扶贫攻坚“六个精准”,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流营商环境: 建设企业运营成本最低城市之一

发挥“五区叠加”的改革效应,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不断赋予“泉州模式”“晋江经验”新内涵,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把泉州建设成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效能最高、企业运营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

2017年:撸起袖子加油干 实现这七个目标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第一年,是“稳中求进、突围攻坚、注重长远”的关键一年。“稳中求进”是总基调……“突围攻坚”是军令状……“注重长远”是着眼点。 ——《政府工作报告》

全市经济社会 主要预期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农业总产值增长2.5%,工业增加值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出口增长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产业——

构筑现代产业版图

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把传统优势产业作为百年基业,壮大重化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质扩量现代服务业);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开展“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

抓项目 促投资

实施在建重点项目396个、总投资82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58亿元,开工重大项目70个、竣工70个。

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话语权

突出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优化产业组织,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代工、定制、配套等;突出营造产业生态,强化供应链管理、融资保障、公共技术平台等支撑,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在国内外的话语权。

规划建设泉州“芯谷”

加快规划建设泉州“芯谷”,以晋华集成电路、三安系列项目为龙头,培育设计、制造、封测、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建好晋江、安溪、南安三大园区。

全域化发展古城旅游

开展“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把制造业大市、深厚文化底蕴优势,转化为服务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主打“清新福建·海丝泉州”旅游品牌,以“海丝”申遗为契机,以“一城、一山、一港、一馆、一镇”为抓手,策划实施一批“海丝”旅游项目、路线、产品,全域化发展古城旅游。

打造智能轻工装备基地

开展“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和支撑政策体系,主动承接国家重大工程和试点项目,努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加快推进智能化数控化改造。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轻工装备基地,建设洛江、晋江、南安智能装备产业园。

三农——

开工白濑水利枢纽工程

实施水利项目150个,开工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推进七库连通、马跳水库、南安“两溪一湾”整治等重大项目建设,抓好农村饮水、海堤加固、水库除险等民生水利。

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市财政统筹1.15亿元,扶持30个市级扶贫重点乡镇、300个扶贫重点村发展。帮扶一批重点村脱贫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创收,努力解决大病致贫、大病返贫问题。实施造福工程搬迁4000人,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改革——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放大“金改”“综改”等国家级改革试点的示范效应。

抓好泉州(东海)金融供应链集中区、晋江金融广场、泉州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项目。

争取获批移动互联网支付牌照。

发挥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的综合投融资服务功能。

实施“海丝”先行区建设行动方案和发展规划。

推动泉州开发区新老园区连片发展。

增开内外贸航班航线,争取更多货源从泉州港进出。

实现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

城市——

古城全城保护

古城做好“留”的文章。坚持全城保护、修旧如旧,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做到“留形、留神、留人”。推进城南、府文庙、龙头山、华侨新村四个片区的规划设计、修缮整治和业态活化。抓好中山中路步行化改造、泉州美食城、东亚文化创意产业园、八卦沟景观提升等项目。

集聚“海丝”新城

新城做好“聚”的文章。全力打造“东海会展中心—滨海公园(公共文化中心)—后渚片区—城东”的沿江滨海城市展示面,集中力量建设“海丝”新城。

规划建设南北翼新城

新型城镇化要做好“人”的文章。围绕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科学布局“一湾两翼”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突出产城融合,坚持产业聚人、功能留人,高标准规划建设南北翼新城;推进县域大城关扩容提质,统筹引导山区生态经济连片发展。

加快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文化——

全力以赴申报“海丝”世界文化遗产:发挥牵头城市的引领作用,抓好《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的宣传和实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海丝”遗产点保护修缮、环境整治、展示利用等各项申报任务。启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办好第三届“海丝”国际艺术节。

生态——

完成12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任务

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确保完成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等12项综合试验任务,努力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可复制推广的成果和经验。

投资10亿元实施100个整治项目

加强全市流域水环境保护,实施重点流域、跨境流域、小流域“赛水质”整治项目100个,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深入推进“河长制”管理,促进河道管护常态化、制度化,完善下游对上游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安全生态水系。

民生——

新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

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新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抓好中小学建设工程包,创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250所。

继续抓好老年教育,建设老年大学新校区。

扩建续建医院 支持社会办医

扩建续建福医大附属二院东海院区、第一医院城东新院、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光前医院、儿童医院,新建老年医院、妇产医院、颐和医院,支持社会办医,新增医院床位2500张以上。

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体化

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体化。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完善院长目标年薪制和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大力引进培养卫生人才。

推行分级诊疗模式,开展基层综合医改,推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接下来,泉州新目标

〇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

〇实施泉州老字号振兴计划

〇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〇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

〇创建全国中医药先进市

〇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

〇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〇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