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赤水镇政府乐当“红娘”,通过统一管理种植、收购销售高山蔬菜,帮助留守农户增收——
闲置田地种出“钱”来
在政府的引导下,村民利用闲置土地种菜赚钱。
核心提示
“在城关赚钱,就无法照顾老家的母亲;留在老家照顾,就赚不到钱。”赚钱、尽孝难两全,这样的艰难选择困扰了德化县赤水镇福全村村民许双怀多年。如今,在当地镇政府的支持下,这个困扰解决了。“从前闲置的田地现在能种出‘钱’来了”近日,许双怀在地里边掰着芥菜边说,只要勤劳地把菜种起来,在老家也能赚到钱。
□本报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许华森 文/图
留守山村 农户种菜难换钱
许双怀今年42岁,平时,他和妻子带着儿女在德化县城打工,64岁的母亲独居留守在老家。许双怀说,母亲6岁时脚就有残疾,独自一人生活,有诸多不便。他们想把老人接到县城,可是老人在老家住惯了,不愿来。
许双怀告诉记者,以前,在老家除了种水稻、蔬菜自己吃,没有其他赚钱途径。后来儿女要到城关读书,他只好带着妻子和儿女离开老家,但又放心不下母亲。迫于无奈,他只好经常在城关、老家两头跑。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双怀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为了照顾母亲,他只好回到村里。然而,村里除了一些闲置田地,再没有其他赚钱的路子。
“以前种菜,除了自己吃一些,剩下的只能拿来喂牲畜,根本卖不到钱。”和许双怀一样,赤水镇锦洋、西洋、吉岭等村落的不少留守人员,因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加上自身缺乏市场营销能力,种出的高品质高山蔬菜都很难卖了换钱。
赤水高山蔬菜受到消费者欢迎
统一收购 政府牵线直供专营店
去年10月,德化县赤水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林一岚在进村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许双怀的情况。其间,林一岚与许双怀沟通,希望他能在村里向村民宣传种植蔬菜,再由政府统一收购。一番交流后,许双怀当起了村民与政府的“联络人”。
现在,许双怀不仅自己种了芥菜、白菜,还说服村里多位留守人员一起种蔬菜卖,“我自己种了2亩,其他人种了5亩多,相信以后其他村民也会加入进来。”许双怀说,前两天,他卖了100斤芥菜和60斤小白菜,赚了320元。如此一来,许双怀在家里就能通过种菜换钱,且不愁销路。
许双怀表示,作为“联络人”,他要向村民宣传镇政府的相关举措。村民种好菜后,他再把菜统一送到指定的收购点。其间,赤水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室工作人员会对蔬菜进行检测,再统一配送到德化城关的赤水高山蔬菜专营店进行直接销售。目前,该检验检测室已检测送样300余次,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100%。
统一管理 创新走出增收路
去年10月,赤水镇政府结合山区土地和劳动力,与菜农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按时向村民收购蔬菜,让每个合作农户的自家田地成为高山蔬菜的种植基地。如此一来,村民在家种菜就能赚到钱。
据林一岚介绍,为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赤水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实行“一师一片区”,全镇分成三个片区,每个技术人员挂钩一个基地片区,负责到蔬菜基地进行指导,并把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户。利用高山无污染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对农户种植、施肥等环节的统一协调管理和把关,去年以来,赤水镇打出的“九仙菜园”高山蔬菜品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产前“定心”、田头“定标”、产品“定质”、市场“定量”,赤水镇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适合山区农民增收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据了解,目前德化县城已建立高山蔬菜专营店,并整合了赤水镇佛手瓜、霜冻芥菜、菜花高山蔬菜及赤水米粉、魔芋等特色农产品销售。
赤水镇党委书记陈正忠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建设高山蔬菜试验基地,引进更多适合高海拔种植的时令蔬菜进行试验示范,再把试验好的产品推广给农户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