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狮胸部刻有“治八殺”字样 本报讯(记者 刘文艳)泉州海丝申遗洛江区考察点工作小组办公室近期启动了洛阳桥文物及史料的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一批反映洛阳桥历史的文物、史料。1月6日,《泉州晚报》刊登了《洛阳桥文物及史料征集》的新闻后,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昨日,记者从泉州海丝申遗洛江区考察点工作小组办公室获悉,已有不少市民打电话咨询并提供线索。其中,已经有热心市民将收藏的一对石狮子和石龟展示出来。 狮形石敢当见证历史变迁 “圆眼凸出,鼾头宽阔,大嘴龇咧,露出尖锐牙齿……”近日,记者在洛江见到这对石狮子。狮子高约80厘米,宽40厘米,单只的重量达300多斤。母狮前脚下有一只小狮子,小狮子面部表情雕刻得栩栩如生,母狮胸部刻有“治八殺”的字样;公狮则口中含珠,右前脚下踩着一个绣球,胸前刻有“石敢当”字样。在“治八殺”和“石敢当”字样的旁边还有一些雕刻的痕迹。据介绍,这对狮形石敢当是居住在洛阳桥附近的热心市民提供的,石狮上雕刻的很多文字和图案已模糊,但能辨出“道光七年”字样。 据了解,石敢当本来名字是“泰山石敢当”,是辟邪、压风、平浪、制煞之物,最早载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此外,据宋代人王象之《舆地碑目记》记载:宋代庆历年间,福建莆田县令张纬维修县治, 出土一块石碑,上刻:“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诸字,是国内石敢当出土的最早的实物史料。 石敢当后来伴随着鲁人的远行,传播到了全国各地。“石敢当”文化也伴随着中原人六次迁闽,来到了福建。在泉州,被雕刻成狮形的石敢当也被称为风狮爷,多为石雕,其造型尊尊不同,各有特色。此外,一般为单只,但也有双只的,两狮以“雌雄狮”、“母子狮”为多,个别有“父子狮”。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