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泉港区涂岭镇:百年文火 樟脚豆皮

2017-02-23 07:50:49 游庆辉 庄国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百年文火 樟脚豆皮

陆宝春守着老技艺35年,他制作的豆皮受顾客欢迎。

东南网2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通讯员 庄国辉 摄影报道)“豆皮卷,炸虾球,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红烧狮子头。”在泉州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一门传自明清时期的老技艺——手工豆皮,让吃货们口中的词句变得色香味俱全。

纯手工熬制出的樟脚豆皮,薄如蝉翼,半圆而不破,冬日暖阳下,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这种豆皮为半干性制品,是素馔中的上等原料,已成为当地一张美食名片。

“老祖宗的手艺传下来,有好几百年了!”村民陆宝春今年59岁,从1982年开始接过父辈的衣钵,做起了樟脚豆皮的营生。幽静的农家院落内,红砖围砌的平房,五六口陶锅一字排开,老陆一边忙着挑豆皮,一边介绍古法制豆皮工艺。

老陆说,把黄豆磨成浆后,倒入煤炉上的陶锅中,豆浆表层会慢慢凝结成皮,“变黄凝结时就能挑皮了,大概15—20分钟才能挑出一层。”老陆边说边用一根银筷,在豆浆表面一挑,一张皮薄透明、色泽乳白微黄的豆皮热气腾腾地现身了。带有汤汁的豆皮挑出后,还要在竹竿上晾干。“晾晒前,所有豆皮得回炉,醮一醮锅底的浆水,做出来的豆皮才更有味道!”

“一天10公斤黄豆,只能产出5公斤豆皮。”他说,他和老伴从凌晨四点半起床,要一直忙到晚上六点多。拉制豆皮工艺并不复杂,但对豆浆温度火候掌握必须恰到好处。上锅后,浆水温度控制关系到豆皮制作的成败,温度高了,结不了皮,低了又会结成块状。而对温度的掌握,老陆靠的是30多年的经验。顾客看中的,是他的传统制作手艺,每个月豆皮都供不应求。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老陆家的豆皮走出深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樟脚豆皮”美食。村里人说,以前的樟脚村,家家户户都做樟脚豆皮,但这种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老手艺正在慢慢消失,现在村里只剩两三家还在坚持。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