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德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动工 天后宫路段交通管制

2017-02-27 07:38:05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德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昨动工

观景台降层 让遗址来到游客脚边

观景台开始作降层处理

昨日,德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正式开工,观景台启动降层处理,使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作为“古泉州(刺桐)史迹”遗产点,德济门遗址及天后宫周边环境整治方案也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鲤城区已专门成立“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点周边环境整治指挥部,加快整治工作进程,并要求所有申遗点的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将在5月1日前全部完成。

同时需要提醒您的是,至4月30日,交警部门将对天后路天后宫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天后路中山南路至泉州七中段,除施工车辆及天后宫工作人员和部分香客外,禁止其他车辆及行人通行。

■记者 张素萍 文/图

【文物修缮】

观景台降层 游客身临其境看遗址

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管理处许主任说,目前天后宫西厢房修缮工程和德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同步推进,并将于5月1日前竣工,其中后者昨日正式启动。

许主任介绍,根据方案,天后路与德济门遗址间的观景台降层以后,将使天后宫和德济门遗址处于同一个平面。换言之,今后德济门遗址没有观景台,市民和游客能直观地看到德济门遗址内存留的石板石条,“脚边就是遗址,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德济门遗址内的杂草也将除去,石头石板将做勾缝填补工作,“用传统工艺填补勾缝”。

“天后宫西厢房动工修缮已有一个月,现在木结构修缮工作已经完成,正准备对瓦屋面、墙壁、地面等展开施工。”许主任说,此次维修的重点是解决屋面漏雨和白蚁虫蛀,按照方案,修缮工程将从地面、瓦屋面、木构架、木柱、木隔窗、防腐防虫、油饰等方面展开。

【环境整治】

广场公共空间定位“海港城” 天后路未来拟禁止停车

鲤城区住建局介绍,德济门遗址及天后宫周边环境整治,涉及德济门遗址及天后宫遗产区域外的中山南路、万寿路、天后路的建筑物立面景观整治,广场、道路的景观提升。

其中,德济门遗址广场公共空间定位为“海港城”。德济门作为泉州的古老城门之一,将成为泉州城市形象窗口,今后也是市民生活休闲的场所;

遗址旁的万寿路,被定位为传承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延续历史特色与人文氛围的生活街区;

中山南路区域的整治对象包括中山南路道路和土地路道路,重点关注两侧历史建筑和行道树,为主要景观特色的交通支路;

天后路则定位为“社区道路+生活服务型商业街”。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管理处许主任介绍,未来天后路将禁止停车。

据悉,国家文物局批复了这个区域的环境整治方案,要求明确德济门遗址广场的定位,并将遗址作为广场定位、空间和展示的核心,突出遗址主体地位。

相关报道>>>

德济门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启动

广场公共空间定位为“海港城”

施工人员正在对德济门遗址广场观赏台进行拆除作业

作为申报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泉州(刺桐)史迹”16个申遗遗产点之一,德济门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昨日正式启动。据了解,这将是一次环境整治与文物本体修缮相结合的综合整治,德济门遗址广场公共空间将被定位为“海港城”。

与天后宫连片成景

身临其境感受海丝

德济门遗址与天后宫同列为“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国家文物局批复该区域环境整治方案时要求,明确德济门遗址广场的定位,并将遗址作为广场定位、空间和展示的核心,突出遗址主体地位。

据悉,德济门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已于几日前先行启动,为确保保护和展示工程顺利实施,天后路天后宫路段从本月25日起至4月30日实行交通管制。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将通过降平台的方式,使原有的德济门广场降层,与天后宫、天后路连片成景,今后天后路天后宫段也将不再停放机动车辆。游人走在天后路上,即可通过平视的视线,直面德济门遗址,身临其境感受海丝遗存。

此外,天后宫西厢房的修缮工程也于1个月前开工,目前已完成木结构方面的修缮工作。本月底前,鲤城区将完成辖区内开元寺、清净寺、天后宫与德济门遗址4个申遗遗产点35个可立即启动环境整治项目清单,并进入工程施工,所有申遗遗产点的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将在今年5月1日前全部完成。

遗址周边整体规划

城南老街获新定位

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记载:泉州城墙始建于唐代,南宋绍定三年(1230),郡守游九功筑泉州翼城,在泉州镇南门沿江为蔽成石城。该城基宽8尺,高盈丈,长438丈。元至正十二年(1352),监郡偰玉立废罗城之镇南门,径就翼城拓建。内外皆石,南门曰“德济”。

作为保留了宋、元、明、清时期建筑特色的古城门遗址,德济门遗址惊艳了国内外前来参观的众多学者、专家。这里曾出土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石刻等珍贵文物。

近年来,“聚宝城南”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位于片区内的德济门,曾是进出泉州的要道。从这里往南走,你能看到泉州在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盛阶段产生并遗留至今的诸多史迹与遗址,老城区天后宫旁、德济门外的聚宝街、万寿路富美渡是泉州宋元时期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之一。

借着此项工程,不妨顺带了解一下老城区城南的未来布局。据了解,德济门遗址广场的公共空间拟定位为“海港城”。德济门作为泉州的古老城门之一,将成为泉州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是今后市民生活休闲的场所。遗址旁的万寿路将定位为传承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延续历史特色与人文氛围的生活街区。而中山南路区域的整治对象,包括了中山南路道路和土地路道路,重点关注两侧历史建筑和行道树,为主要景观特色的交通支路。天后路定位为“社区道路+生活服务型商业街”。

□本报记者 蔡紫旻 文/图 (泉州晚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