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开放,泉州引领海丝重光 东南网3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何金)宋元时期,泉州成为当时东西方国际贸易网的桥头堡、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泉州港(古称“刺桐港”)曾出现过“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盛景。而今时过境迁,但泉州一直重视对海上丝绸之路地位与作用的传承,打造新时代对外交流的桥头堡。 “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大背景下,泉州作为我省民营经济转型和对外开放重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将历史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以文化引领、经贸合作、互联互通、互惠互利为主线,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试验田”,建设海丝先行区,拓展对外开放与合作新空间。 项目发力 为强化同海丝沿线地区的经贸合作,泉州发挥2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4个省级出口基地的作用,建设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用好外贸企业融资风险共担资金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信保等政策,健全外贸风险预警体系;支持企业设立境外营销网店,开展国际商标注册和国际品牌并购,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推广关检合作通关新模式,促进一批重点企业货源回归、就地通关。 数据显示,目前,泉州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突破亿吨,其中,肖厝、斗尾、泉州湾、围头湾和深沪湾等五大港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港口,开通80多条航线。泉州已出台古港转型升级规划方案,针对以后渚港和港后区为代表的古港群落,提升港口综合配套服务体系,推进所在片区乃至更大区域经济及城市的发展。 去年初以来,泉州加快海丝经贸平台建设,推动泉州综合保税区、晋江陆地港、泉州购跨境电商平台等建设;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主动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加快实行“单一窗口”;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设立工业园区,开展收购、兼并等各项活动。 民企先行 众多泉州民企加速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去年,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达130亿美元,赴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2.73亿美元,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全国两会前夕,记者来到位于南安水头镇的英良集团石材创意工厂——“五号仓库”。在这里,玫瑰石、珊瑚石、寒武石……来自土耳其、挪威、丹麦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种石材展品进入仓库后,被加工成各种创意工艺品和装饰品。 与过去相比,如今英良集团的海丝色彩更浓厚。目前,该集团已在多个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采购石资源,并设立相应销售点,在土耳其、土库曼斯坦、新加坡等资源国设立分公司,在迪拜设立办事处。 “目前,我们石材原料的40%来自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工后的石材产品又有20%销往海丝沿线,对南安石材企业来说,海丝带来很多商机。”英良集团董事长刘良说。 据统计,南安已有528家石材企业踏上开拓海丝沿线市场的征程。 南安石材业的案例,是泉州民企发挥海丝优势,拓展对外合作的一个生动案例。围绕海丝先行区建设,泉州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鼓励支持南安泛家居联盟整合厨卫、建材、石材、消防等行业,以“产业+联盟+公司”的模式推动民企“走出去”。 |
- 2017-03-02泉州真武庙保护工程进度过半 台湾将组团来进香
- 2017-03-01泉州府文庙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启动 5月1日前完成
- 2017-02-28南安九日山祈风石刻环境整治进行中 预计4月底完工
- 2017-02-27海丝魅力点亮泉州旅游 泉州去年旅游收入700多亿元
- 2017-02-27德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动工 天后宫路段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