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合祀“三尊祖师” 永春天湖岩流转千年的人文记忆
2017-03-10 10:44:2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永春县下洋镇的天湖岩并不完美,景区内没有参天的古树,没有大片的湖水和潺潺的溪流。但是,这里有独特的风化壳地貌,千岩竞秀势恢宏;有清隐适幽的古刹,可供朝圣参禅;有流转千年的人文记忆,随时触及人心。

林中有黄公祖师化佛处遗迹

三尊祖师 缘聚一堂

天湖岩的主殿正中供奉着“三尊祖师”——黄公祖师、陈公祖师和刘公祖师。黄公祖师居中位,陈公祖师居左位,刘公祖师居右位,三位祖师和谐共处一殿,这即使在寺院林立的泉州,也并不多见。三位祖师又是怎么聚在一起的呢?这里有个“三尊聚会”的故事。

据天湖岩民间信仰文化研究会会长张书泽介绍,天湖岩最初单独奉祀的是黄公祖师。黄公祖师,俗姓黄,名应显,法号慧旂(qí),民间俗呼“黄应奇”,生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慧旂少年时曾蒙白眉大师智玄引导而坚定禅心,一心礼佛并云游四方。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7月,慧旂法师端坐于天湖峰顶,不食不饮7天7夜,最终圆寂,年仅18岁。据说,慧旂法师一生做过非常多善事,还曾在天湖山上啄石为泉眼,造福于民,故而当地乡民对其十分敬仰,在他圆寂后将其遗骸塑为“肉身佛”,并尊他为“天湖黄公祖师”,祀以香火。乡民们还择地建造了一座寺庙,专祀黄公祖师,这座寺庙就叫“天湖岩”。据说,黄公祖师的大哥黄应灵、三弟黄应星,也都是佛门中人。大哥黄应灵,法号慧灯,28岁在三明大田县蔗洋华岩山坐化成佛,后被人供奉在大田谢洋乡西湖寺;三弟黄应星,法号慧泽,16岁在永春桂洋镇大白岩坐化成佛,其塑像被供奉在大白岩和南幢庵。在传说中,三兄弟都是得道高僧,而且都坐化成佛,这不能不叫人啧啧称奇。

南宋宝祐年间(1253年—1258年),由于当时天湖岩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华阳村民便在村中兴建华阳庵,迎奉黄公祖师法身。到了元朝至正五年(1345年),萧、陈二姓重兴天湖岩,并于岩前凿方池,四时不涸,池中种碧莲,满刹闻香。由是,天湖岩名气渐大,成为“庇民圣迹,亘古称盛”。

此前,早在唐朝年间,在天湖岩左侧山麓中有陈公祖师(俗姓陈,名祖祥)坐化,乡民于该地鼎建“日湖岩”祀之。元朝初年,有得道高僧刘公祖师来到永春坑仔口镇,后来坐化于景山陈地,当地乡民遂建“月湖岩”崇祀他。

张书泽说,明嘉靖五年(1526年),永春知县柴镳督毁不在祀典中的祠庙,县境内许多庙宇宫观被拆。天湖岩因有圣旨牌得以保存,日湖岩与月湖岩则不幸被毁废。后来,信众便将原来奉祀在日湖岩的陈公祖师和月湖岩的刘公祖师两尊塑像迁入天湖岩内,与黄公祖师同享香火,并称“三尊祖师”,故合祀后的天湖岩历史可追溯至唐朝。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