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听漏工:深夜倾听城市管网的“病痛”
2017-03-31 10:49:28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他们穿梭在泉州城区大街小巷内,用脚步丈量整座城市的供水管网、用耳朵倾听管道中细微的漏水点,仅凭手中简单的工具和灵敏的耳朵,便能精准地找出供水管道的漏水点所在。

听漏工 深夜倾听城市管网的“病痛”

发现漏水声,找到源头排查。

无论寒冬酷暑,每天深夜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梭在泉州城区大街小巷内,用脚步丈量整座城市的供水管网、用耳朵倾听管道中细微的漏水点,仅凭手中简单的工具和灵敏的耳朵,便能精准地找出供水管道的漏水点所在。他们是泉州市自来水公司测漏队的听漏工,工作时间为每天晚上9点至夜里1点,一天行走5公里,一年查出自来水管网700多个漏水点,挽回数以万吨计水的损失。 晚上9点,东海大街上车流涌动,年轻人夜生活正要开始,听漏工们却正要开始忙碌的工作。

他们分为两组,手提测漏仪,握着听音杆,每走一步就停下来,将听音杆紧贴地面,侧耳倾听,仔细辨别地底下的水流声是否有异常,就这么走一步听一次,巡查3公里的路需要走上3个小时。

工作看似乏味,其中蕴含的技术含量却很高。苏乾仲是这个队伍中资历较老的听漏工,今年34岁,干这行已经14年了。他告诉记者:“利用听音杆和测漏仪可以放大听到水流声,观察是否有异样。如果有漏水点,水流声会变得又急又大,很不平稳。”记者把一个大耳机戴到耳朵上,将听音杆与地面接触,地面下稍有异动,耳机内就传来很明显的声响,但电流、水流等各种声音交织,难以分辨其中的差异。苏乾仲说,听音这项技能没有捷径,只能靠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听漏工。

结束一整晚的工作,几个人一起吃夜宵。

据介绍,测漏队的成立是顺应城市供水事业发展所需。1999年之前,市自来水公司出现了收支不平衡的现象,究其原因,竟是管道漏水“惹的祸”。 这支听漏队伍成立了,公司外聘了专业的听漏师傅,又抽掉了几名骨干人员,开始进入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暗漏检测这一陌生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这支队伍拥有了10余名成员,其中大部分队员是“80后”、“90后”,几名队员中资历最老、经验最丰富的苏乾仲也才过而立之年。

这支队伍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称得上是业务能力超前。而成绩的背后,队员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执着。供水听漏领域在全国还属于新兴行业,新队员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由老队员手把手传授,所有的听漏队员必须从实践中刻苦钻研技术。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队员们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学习,工作之余,走在路上,都有意识地去听一听消防栓、掀一掀表井盖,判断有无漏水迹象。“我们的队员已经有了职业习惯,走在路上、住在家里,都能听见流水声、滴水声、甚至一些细微的声音。”苏乾仲笑着说。 测漏队的工作时间为晚上9点至夜里1点,原因是晚上噪声小,测漏准确度高,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十几年前埋在路边的管道现在都位于道路中间,白天车多人多,噪声干扰极大,不方便测漏,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他们每天晚上就这样穿梭在泉州的大街小巷中,在行人们不解的眼光中,一步一停,侧耳倾听着。“大部分市民不清楚我们是做什么工作的,经常会被误解甚至闹笑话,我们曾被当成踩点的小偷;也有路人看到我们的工作状态,很紧张,以为要地震了。”

但面对这些异样的目光,他们一直坚守着这份工作。苏乾仲说:“我对这份工作有感情,也有热情,用自己的技术去探查未知地方的问题所在,就像解题,答对了很有成就感。”

(记者陈小阳 谢宜萱 通讯员 李天赐 文/图)

侧耳倾听微小的水声

打开井盖,将听漏杆深入水管连接处。

头戴大耳机,手持听漏仪头

电子听漏仪通过接触地面传达声音

夜晚行走在泉州大街小巷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