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的暖手宝炸开 8岁女童被烫伤 全身烫伤面积7%
事起网购的消费纠纷目前暂时还没有进展
早报讯(记者 郭晓冰 庄丽祥 文/图)“宝贝不哭,勇敢点,喷点药好得快。”在解放军第180医院烧伤科病房里,陈女士哄着哭闹的女儿小若(化名),眉头紧锁。原来,4月2日晚9点多,小若使用的暖手宝突然炸开,她的手部、胸部和下巴被烫伤,全身烫伤面积7%,目前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女童身体多处被烫伤
小若是惠安县紫山镇赤土村人,今年8岁。妈妈陈女士说,4月2日晚9点多,女儿独自在楼上房间,抱着暖手宝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没想到暖手宝突然炸开,热水喷出来把女儿的左手臂、胸部和下巴都烫伤了。“应该是正常抱暖手宝的姿势,抱在左胸口,炸开后还喷到下巴。”陈女士说,当时小若穿着两件衣服,被烫伤后,她自己脱掉一件睡衣跑到楼下,奶奶看她的手指都红了,问她发生什么事,小若只是一个劲地哭都不说话。“她爷爷跑到楼上一看,暖手宝炸开了,里面的污水流了一床。”陈女士说,家人赶紧将小若的内衣脱掉,这才发现她整个手臂都是红肿的,胸部也起了泡。随后,小若被送到180医院接受治疗。经检查,她的烫伤面积达7%。
昨日下午,记者在医院病房见到小若,她的左手臂和左胸都缠着白色绷带,下巴红了一圈。家人为她的手指上药时,一直安静的小若突然哭出声来,想挣扎开,却又牵扯到左手的伤口,一下子哭得更大声。
炸开的暖手宝
已联系网购平台维权
陈女士说,突然炸开的这个暖手宝是去年12月她在网上购买的,使用初期就已经有些问题了。“刚买来时,充电中就有个怪异声音,暖手宝会胀起来,还会漏水,卖家说是排气孔没排好,又寄了一个排气孔过来。”陈女士说,后来她按照卖家的指示换好排气孔,但在充电时还是会有响声和膨胀现象。
“用了几个月,想不到它会突然炸开。”陈女士很是后悔,事发后先后几次联系卖家,卖家的态度始终有些回避,目前陈女士已无法联系上卖家,她正通过淘宝平台找卖家维权。“淘宝平台给我的回复是,卖家登记了两个电话号码,前两天拨打都无人接听。”陈女士说,昨日下午淘宝平台联系了她,称卖家表示将主动与她联系,沟通解决。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没有进展。
早报律师团顾问律师张传江介绍,如果是产品质量缺陷造成的事故,受害人可向生产厂家请求赔偿,也可向销售商请求赔偿。张律师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应尽量留存相关购物证据,产品说明书或产品上的厂家材料也要尽量保留。针对小若被烫伤一事,张律师建议陈女士通过淘宝平台维权。
相关链接
如何选购安全的暖手宝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暖手宝分为电极式和电热丝式,后者采用发热金属材料,线圈也由绝缘体和液体隔离开,相对安全。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注意四点:第一,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注意查看是否具有国家3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第二,学会区分电极式与电热丝式,消费者可以用手触摸暖手宝的构造,内有两根手指头状管子的是电极式暖手宝,若摸到内有体积较大的塑料线圈或U形、圆弧形管子的则是电热丝式的;第三,检查暖手宝是否密封、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电源线接口是否有裂纹;第四,充电时间不宜过长,并且最好放在离人较远的地方充电。
相关报道>>>
惠安8岁女孩抱暖宝宝睡时突爆炸 身上多处被烫伤
女孩被炸开的暖宝宝烫伤,仍在医院治疗
东南网4月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尤燕姿 王金淼 文/图)抱着刚充好电的暖宝宝,正准备暖暖地入睡,谁知道,暖宝宝却炸开了一个口子,惠安县紫山镇8岁的小若芸手部、胸部和下巴都被烫伤。这事发生在4月2日晚9时30分许。
昨日上午,海都记者来到解放军第180医院烧伤科,小若芸躺在病床上,手臂和胸部都包扎着纱布。妈妈陈女士介绍,当时女儿自己一个人在楼上的房间里,抱着暖宝宝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没想到暖宝宝突然炸开,喷出来的热水把女儿的左手臂、胸部和下巴都烫伤了。当时小若芸穿着两件衣服,被烫伤后,她自己脱掉一件睡衣,然后跑到楼下。奶奶看她的手指都红了,问她发生什么事,她只是一个劲地哭,都不说话。
爷爷跑到楼上,才发现原来是暖宝宝炸开了,里面的水流了一床。他们赶紧将小若芸的内衣脱掉,发现她整个手臂都是红肿的,胸部也起了泡,随后家人把她送到医院。
经过检查,小若芸烫伤面积7%,现在还留院治疗。陈女士说,小若芸平时是个很活泼的孩子,这事发生以后,她就不怎么爱说话了,每次跟她交流,她不是摇头,就是点头。》》被烫伤了饮食要注意什么?
陈女士告诉海都记者,家里的暖宝宝是充电型的,里面是液体状的,具体是电极式还是电热丝式的,她也不知道。她说,这个暖宝宝是去年12月份,花了33元从网上购买的,刚买来充电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感觉很不安全。当时陈女士联系卖家,卖家说是因为排气孔没排好,寄了一个排气孔让陈女士换上。陈女士按照卖家的提示换好排气孔后,充电时还会漏水。但陈女士说,这个暖宝宝一直是她在使用,也没出什么问题,谁知道那晚就突然炸开了。海都记者看到,暖宝宝炸开的口子有五六厘米长。
因为女儿被烫伤,陈女士与卖家进行了交涉。没想到,卖家说是陈女士故意把暖宝宝剪开的,随后就将陈女士删除了。现在,陈女士已经无法联系卖家,正通过淘宝平台找卖家维权。
突然爆炸的暖宝宝
□小贴士
应选购电热丝式暖宝宝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电热水袋(暖宝宝)通常分为“电极式”和“电热丝式”两种,电极式暖宝宝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电极式热水袋内含有两个金属头,为正负两个电极。电极通电后,溶液处于带电状态,电极式热水袋正是用这种方法来对溶液进行加热的。由于电极直接和液体接触,又无温控装置,通电之后热水袋膨胀得很大,容易发生爆炸。同时,一旦发生漏液,还存在触电的危险。而电热丝式热水袋的发热体不和液体直接接触,线圈也由绝缘体和液体隔离开,确保了安全。
如何判断暖宝宝是电极式还是电热丝式,专业人士称,可以用手捏一下热水袋中的发热体,若摸到内有一个体积较大的塑料线圈或U形、圆弧形管子,应是电热丝式的暖宝宝;若感觉内有两根手指头状的管子,就是电极式暖宝宝的两个电极,电极式暖宝宝已被禁止销售。
□相关新闻
2015年1月,青岛的李女士抱着暖宝宝睡觉时,突然发生爆炸,腹部被烫伤。
2016年2月,江西段女士家的充电暖宝宝“爆炸”,5岁儿子被烫伤,段女士把厂家和经销商一同告上了法庭。经调解,被告一次性赔付2万元。
□重要提醒
警惕,让孩子远离身边这些危险!
虽然暖宝宝为何爆炸,目前原因还不得而知,但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物品或习惯,都可能给孩子带来意外。
1.开水瓶
很多家长习惯把开水瓶放在客厅桌子上,又在客厅铺了宝宝爬行垫,如果一时疏忽,宝宝碰到开水瓶,后果很严重。因此,开水瓶一定要放高,使之远离宝宝。
2.各种小东西(纽扣、针、牙签等)
医院每年都会接诊到很多吞下异物的宝宝。所以,家长应把这些东西收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用完后及时放回原处,避免宝宝因误吞此类物品而导致窒息等危险。
3.药品
在用口腔探索世界的宝宝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吃的,所以药品之类的,最好放在宝宝够不到的抽屉里。宝宝吃的钙片等,要跟维生素等外形相似的药片分开,以免爷爷奶奶人老眼花,给宝宝喂药时混淆。
4.塑料袋
每年因把塑料袋、保鲜膜戴在头上窒息的宝宝也有很多,千万莫要把这个当玩具。
5.温度计
很多家长给孩子量完体温,就顺手把温度计给孩子玩。这个东西打碎了扎着宝宝是小事,里面的水银可是有毒的。
6.尖锐的桌角、墙角
2岁以下的小孩被尖锐茶几等桌角撞伤到医院缝针的,每天都有很多。一定要给桌子贴上防撞条和防撞角,并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7.窗户、阳台
千万不能把床放在靠窗户的地方,让宝宝可以从床上爬上窗户。窗户底下也不要放凳子等有利于宝宝攀爬的物品。如果客厅有落地窗,一定装上防护栏。
8.莫逗宠物
一般宠物很少伤害小孩,但不能以此为由任由宝宝去逗弄它。宠物有可能正好发怒而咬伤宝宝,如果是野猫野狗,身上的病毒就更令人糟心。
9.坚果、果冻类食品
有的宝宝吃坚果和果冻会被卡住,因此,不要给宝宝买没营养还危险的果冻系列。至于坚果,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弄碎再给他们吃,5岁以下大人看着点。
10.盛满水的浴缸
很多家长喜欢把小孩放在浴缸里玩,有时大人不在跟前,宝宝会自己爬进去,很容易造成溺水。所以,浴缸里的水要及时排空,并在靠墙部位放上防滑地垫。
11.各种化学制品
洁厕剂、消毒水、洗衣液等,一定要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以防他拧开盖子当饮料喝。
12.各种刀具等利器
剪刀、刀子等平时要放好,用完及时归位。可以通过绘本、故事书等讲解,让宝宝明白此类物品的危险性,主动不去玩。
13.厨房重地小孩免进
做饭时最好不要让宝宝进厨房,一是危险,二是油烟。燃气阀要及时关,滚烫的开水锅、汤锅等一定要放到宝宝够不着的地方。橱柜门关好,打碎后容易划伤的碗等东西,也要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