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弘一大师:错过南洋弘法,成就闽南因缘
2017-04-07 11:52:3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弘一大师其实曾数次想要下南洋弘法,却皆失之因缘。这一切又是怎样的阴差阳错呢?

大慈林弘一大师纪念堂内有弘一与性愿两位知交的挂像

留憾事

弘法未果

弘一大师曾说过,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大师闻讯流着眼泪对泉州弟子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为释迦如来张点体面,自揣不如一只狗子,狗子尚能为主守门,吾人一无所用,而犹腼颜受食,能无愧于心乎!”(叶青眼《千江印月集》)这是何等的精神气质,又是何等的爱国情怀!

1937年9月20日,弘一大师在上海租界,与老友夏丏尊小聚,9月27日回到厦门,当时战讯频传,厦门风声鹤唳,不少朋友劝他移居内地,躲避战火。大师却说:“倘值变乱,愿以身殉。古人云:‘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这是他誓与国族共存亡的信念表现。

1939年4月17日,林奉若居士(永春普济寺护法)奉性愿法师之嘱,委派妙慧法师迎请弘一法师移居永春普济寺,以树僧范。弘一大师一来因时局动荡,二来因酬酢太繁,也正思前往一处僻静所在修行,遂欣然前往。弘一在普济寺顶茅峰共寓居572日,这成为大师三下闽南以来唯一久住之所,他还在普济寺完成律学著作多本,如《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宗体篇》、《盗戒释相概略问答》等,还手书《续护生画集题词》。

在永春山居,大师一直默默从事佛典整理、校勘、点注的工作,直到1940年,才受南安灵应寺之请去那挂单。1941年5月,又移至晋江檀林乡福林寺闭关。在那,他为从学者讲了《律钞宗要》,又编定《随讲别录》与《晚晴集》二书。妙莲法师得到消息后,亦赶至福林寺,在大师跟前闻法受教。(陈慧剑《弘一大师简传》)

随着大师弘法办道声名的远播,1941年10月,菲律宾中华佛教会主席吴江流居士与性愿大师等人一道,致函请弘一法师南游菲律宾,弘扬大乘佛教。

接获赴菲弘教邀请函后,弘一大师不顾自己身体虚弱慨然许诺,拟定12月起程,还就此行书写“辛巳岁寒,一音时将游菲岛”给静渊法师,表达了“老吾老,不甘老”的进取精神。

不过,就在大师憧憬要“菲岛弘法”时,他的南洋梦又一次被无情惊醒!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南洋海上运输一度被日军切断,大师此时也只能望洋兴叹。

从1942年3月,弘一应泉州士绅叶青眼、尤廉星之邀,住进“泉州温陵养老院”的“晚晴室”起,至当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大师生西,他都没有再找到机会一圆自己的南洋弘法心愿。这对于弘一大师和南洋佛教徒来说,都堪称一件憾事。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