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南安省新传为五郎化身地:圣旨石碑当墓碑 专家称奇

2017-04-19 08:36:46 杨江参 田米 张清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初步考察判断 圣旨石碑不是牌坊

经过再次测量,石碑正面高125厘米,宽95厘米;碑额高20厘米,碑沿宽12厘米;背面粗糙,厚度不一,左侧近14厘米,右侧约10厘米。“聖”字高13厘米、宽11厘米;“旨”字高12厘米、宽11厘米。

落款几个字,高、宽都在7厘米左右,与“聖旨”二字相比有些小,但字体偏大、字迹一般,且落款中没有点出修理人名字。据此,林德民初步判断,“聖旨”两字和落款雕刻的时间不一样,如果落款为光绪元年所刻,那么“聖旨”所刻年代肯定更早,“也许在清代之前”。他认为,最大可能是圣旨石碑是后人从别处移来,然后刻上落款。

黄真真介绍,圣旨石碑多用于牌坊,比如泉州状元街,但该石碑规格小,“圣旨”两字没那么大,且双面都有字,基本可以排除作为牌坊的可能性。此外,圣旨石碑的文字、雕刻艺术也不协调,主题不明确,简单说就是“不规矩”。这也是他们此次考察的最大发现,足见这块石碑的不寻常之处,具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师公求药习俗流传至今

虽然村民们都说师公墓的传说是祖上口口相传下来的,但两位专家走访时发现,师公墓山脚下有很多古厝,有些虽已破败,但从布满青苔的精美石刻依然可见当年的繁华。

92岁的黄衍全家就是一座古大厝,已有两三百年历史,土墙是后来翻建的,基础都是花岗石,上面的刻龙雕花很是精美。

老人说,他们村原本属于美林溪口村,先民生活了六七百年,听说那时就有师公墓了,当时谁家有人病了,就到墓前求药,因为灵验,这个习俗就慢慢保留下来了。老人很肯定,圣旨石碑后面是个墓,被破坏后,他曾亲眼看到过墓穴,但里面空空的。

“会出现圣旨,不是有大官就是有大孝子。”老人表示,没听说过村里出过大官,倒是有一个“八子九公”的传说,说的是他们13世先祖生了8个儿子,各自当了爷爷后,均未出现白送黑、父送子等非正常死亡现象。如今传到22世,已过了近三百年,按时间推算,落款不该是光绪元年。

根据现场初步考察,两位专家认为,村民口中的“师公墓”确实有墓的形状,但是否杨五郎化身之地,需要找寻更充分的史料佐证,同时对墓葬进行挖掘考古。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