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安溪官桥上苑村:退却洪水保村庄 五郎信仰从此留

2017-04-21 14:37:11 杨江参 田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民俗活动流传至今

尽管现在石罅龛不再供奉香炉和神位,但村里还保留着由石罅龛“金狮弄球”衍生出的攻炮城、放火狮两项民俗活动。

攻炮城在许多地方已经消失,在这里却很好地保存下来。廖振春说,“炮城”是用竹子扎成圆形骨架,周围环绕一串鞭炮,象征古代城垣。制好后悬挂在空旷处,约两层楼高。攻城时,炮手们将各自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对准“炮城”抛掷,谁触发城垣上的炮芯,引发“炮城”大爆炸,就为胜者,传为古代军营活动演化而来。

“我们村是安溪最早引入攻炮城活动的村落之一。”廖振春说,这与石罅龛颇有关系。据称,石罅龛外观犹如雄狮之耳,“通过攻炮城,燃放鞭炮,意喻把雄狮震醒。”

所谓“放火狮”,是用铜片制作出狮子的脸部,并绑上鞭炮,再用竹子扎出狮身,而后燃放鞭炮,让鞭炮敲打铜狮子的脸部,发出巨响。廖振春说,这种民俗的发源地已不可考,但他们村是最早出现这种民俗的地方之一,以前用竹子扎的狮身一般都为完整狮型,后来不断简化,只剩下狮头。

民俗专家傅孙义表示,此类民俗活动,都是代代流传下来的,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传承意义。至于泉州为何会出现这么多信仰杨五郎的宗庙,他认为,是因为杨五郎的忠心爱国,能够保一方平安,这跟信奉关羽等是一样的,并无特殊原因。

□说汝知影

听香民俗

“在泉州市区,听香一定要到祖师宫;郊外或农村,可就近到祖厝或厅头找土地公,按照仪式即可。”民俗专家傅孙义介绍,“祖师公听香”中秋夜流传最广,参加者以妇女为主,过程如下:先点香,向祖师公许愿,比如想问儿子出国何时回、外出做生意如何,先问卜祖师公是否允许听香,一阴一阳即为同意。之后拿上一炷香到100米范围内,找一个僻静处,静静聆听过路人的第一句话并记住,再回去问卜。

傅孙义认为,这也是一种民俗信仰,是在教人从善、尊重道德。

85岁的吴阿婆遇到拿不准的事时,就会去听香。几年前,儿子想买房,因自己住惯后城,又上了年纪,且不会骑车,希望儿子能买在附近,便去听香。“来,在这里。”这是阿婆听到的第一句话。没过几天,就有中介向儿子介绍附近庄府巷的一套房子,大家看后都很满意,就买下了。

“当然有准也有不准,主要看听香人所为何事,如果没有超过道德或法律范围,原本就相对容易实现,听香更多只是求个心安,能否实现还得靠自身努力。”吴阿婆说,因此才有人留下对联“听思聪言必有中,成斯应感而遂通”,并贴到祖师宫。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