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探秘南安丰州“周井堡”

2017-04-28 10:37:41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汉代移民 聚居建堡?

王赞成认为,从诸多历史遗存、地方族谱文献来看,周井堡的地理位置已浮出水面,它与桃源宫比肩为邻,在今周井角落的南侧居民区内。“周井堡”并非以一口井来命名,而是按照周礼“井田”的方式来构筑的居住区。《春秋·谷梁传》称:“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但从目前周井堡的遗存来看,其规模并不大,面积可能要稍逊于明清的丰州古城。

周井堡的建造要早于丰州建置东安县,所以应该在晋人南渡之前就已存在,那么可能是在什么时期呢,而且为什么称之为周井堡?

陈凯峰指出,“堡”的概念出现要早于“城”,历史上是先有堡,然后有城,这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这两个著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已获验证。氏族部落最初设“堡”的目的,主要是用来“防寒避雨御虫蛇”,他们将堡视为一种保护体。堡的体量要远小于城,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堡、寨都逐渐向城镇、城邦过渡。至于周井堡出现的年代,陈凯峰认为可能是在汉末。

汉元鼎五年(前112年),闽越叛乱,汉武帝率军平息,以“东越狭多阻,闽越强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见《史记·东越列传》)。汉始元二年(前85年),从深山里逃出来的闽越族自立“冶县”,得到汉朝承认。汉末至东晋,北方战乱,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南方相对安定,中原汉人逐渐零星地通过陆海两路进入南安,沿江而下寻找宜居之地。最后有可能在丰州一地,找到了他们理想中的家园,并在这里建造了周井堡。周井堡北靠葵山、南依江流(即后来的晋江),与古代人居观中的“背山面水”、“前有照,后有靠”理念不谋而合。不过,由于年代久远,缺乏充足证据,周井堡的起源至今只能算是个“模糊概念”。

“井”与“堡” 分属两平台?

新中国成立至今,整个泉州地域已发现百余座两晋南朝墓,绝大多数的墓葬分布在今南安丰州一带(范佳平、黄纬《泉州六朝隋唐墓》)。丰州古城附近,在历次考古中,发现的这一时期古墓有90余座。现今闽南发掘出最早的古墓——太康五年西晋墓就是在周井堡附近被发现的。

在丰州的踏勘发现,以桃源宫口为界,桃源街的南北方向各有一处明显的陡坡,桃源宫东面也有一处幅度较大的陡坡,三个陡坡至桃源宫的距离相似,大约80米。三处陡坡的横向空间有道路或小巷作为明显的边界。三处陡坡各自外延约80米内,情况类似,而且作为界线的巷口迸路有多处古石敢当作为标志。

踏勘表明以桃源宫为核心的半径160米以内,有两层平台,居中平台以宫为核心。第二层平台与外围地,都有明显落差,最深达1.5米,且其南北边界分布有池塘、河沟及低洼地。这两层具有明显层次的平台,小巷纵橫,布局着各时代的古民居及宗教场地。这两层平台是否就是人们所说的周井堡遗址呢,甚至是在“井”的基础上建有“堡”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井”与“堡”就该被区分开。这值得详加勘查。

追溯历史,周井或周井堡对研究泉州城池起源与迁建具有重要价值。周井附近存在的遗迹遗址的规制符合《周礼·考工记》所载之规划布局。

那么周井有多大呢?“井”在先秦至汉时期为县辖下行政区,相当于今日之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早在东安县建置之前,丰州地即有“井”的编制出现。《汉书·食货志》载:“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一里”的长度,曾有专家算出,汉唐的一里等于415.8米,此即“一井”的周长。

可以推断,丰州建置东安县(260年)前,周井是移民聚居之地。后来,因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才设置东安县,并严格按礼制进行布局配备各种功能区,其面积大幅超出原来周井堡的面积。

丰州地现存的周井遗址,坪埔台地平坦,层次分明。周井的占地面积究竟有多大?可供参考的有几处,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现的武夷山城村闽越王城遗址,面积约0.4平方公里;北宋丰州“柳城”遗址,面积约为0.3平方公里;明清的丰州古城址面积约为0.6平方公里。按理说,周井的面积应接近闽越王城遗址或“柳城”遗址的占地面积。

记者手记

城居演变关系历史

泉州境内自然山水环境的变化,晋江流域的城居演变,双溪合流后丰州地域的北、南两座“古城”,再到后来的“泉州古城”,一系列的历史进程无不息息相关,首尾呼应。周井堡,这座在正史中“无可考”的神秘聚居点,仍待进一步揭开它的面纱。而它,在泉州地方史中的作用,也会日渐凸显。(吴拏云)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