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要闻 > 正文

省内专家赴晋江开展现场研讨会 为胡萝卜种植农户支招

2017-06-06 07:39:44 陈尹荔 王敏霞 蔡章棣 林英泼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5月26日,省内专家赴晋江开展现场研讨会,为农户支招

胡萝卜产业可以更红火 

东南网6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尹荔 王敏霞 通讯员 蔡章棣 林英泼)

2015年,本报经济版策划推出调查《晋江胡萝卜基地:红火背后有隐忧》,2017年,再度推出特稿《晋江胡萝卜产业:三头在外,如何一往无前?》。在跨时两年的两次调查中,我们试图为晋江胡萝卜产业的产销难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但仍感意犹未尽。

5月26日,我们邀请省农业厅、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的农业专家赴晋江开展现场研讨会,展开一场头脑风暴。

种子难题有待破局

在现场会上,胡萝卜种植农户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种子的畸形高价。晋江6万亩的胡萝卜种植面积中,有80%种的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坂田七寸”。然而,一罐10万粒的种子,2002年的售价是480元,到2012年最高涨到1.3万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香港和大陆经销“坂田七寸”种子的企业原来有3家,之后,它们达成协议,由1家垄断,并由其向另两家支付退出市场的补偿费。

种植大户、晋江市水果与蔬菜协会会长黄清仪指出,现在农户种1亩胡萝卜,种子成本占了总成本的1/3。约在2010年,“坂田七寸”胡萝卜种子卖到1.2万元一罐,厦门市政府出面干预,每户农户以5000多元的价格“领”到一罐。“能不能由省级政府部门出面干预,引进国外种子经销商直接到国内设销售点?或与形成垄断的国内种子经销商形成对话渠道?能不能像成品油买卖那样设立价格补贴?甚至研发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替代品?”

《福建农业》主编黄跃东表示:“种子的自主开发一般需要较长的周期,期待马上解决问题并不现实。种子价格的合理化、规范化,是顶层设计的问题,要在政策制定上破解。据了解,2014年中国农作物种子进口43亿美元,比1995年增加10倍。种子问题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批量解决的问题。”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陈锦泉认为,政府干预种子价格无法常态化。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对接,及时跟进种子研发的新进展。

当专家提到品种替代问题时,黄清仪说,他已尝试小规模种植水果胡萝卜,加工后的收购批发价为每吨4万多元,每200克在香港零售市场可卖到30多元港币。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专家们认为,需要培育和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晋江胡萝卜产业的产销现状。

销售受制于人怎么办?

种植大户姚文献介绍,晋江本地只有3至4户种植大户在国内市场掌握销售主动权,另有十几家省外经销商到此收购卖往国内市场,其余无论是内销还是外销,全部依赖厦门同安商人。

晋江市农业局局长李友加指出,农业经理人队伍在晋江还十分薄弱。今年晋江的扶农政策也增加鼓励发展农业中介组织的内容。当地鼓励农户组织外贸销售公司,或与现有的销售渠道对接,发展壮大本地的销售队伍。

种植大户蔡錶文认为,晋江的华侨资源非常丰富,若农户能获得出口权,前景十分看好。

黄跃东表示,要鼓励新农人和“城归”队伍的培育,鼓励跨地区的合作社联合,进行产业链上的分工协作,合理分布产业链的利益。

如何分工协作?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王文烂认为,农村产业深度升级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主体要靠政府,但不能单靠政府,要形成合力。要利用好有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的扶持政策,扶持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建设一批集收储、加工、保鲜、冷藏、配送、销售、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综合服务实体,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经营体系。

王文烂还补充强调,要鼓励懂经营、懂销售的农户与高校、科研机构形成沟通、对接的机制。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