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高考时间:1977年 学子:黄庆坤 职业:泉州机关干部 寄语:沉着应对 冷静思考 先易后难 认真作答 黄庆坤是恢复高考的首届考生之一。当时考场设在惠安二中,外围有部队士兵站岗把守。 当时考试时间是10月份,闽南的10月秋高气爽。黄庆坤的考室里约30个考生,有别于现在的高考科目,他们考的是语文、数学、政治,还有一个类似综合卷,涉及工业、农业基础知识,卷子还考了浮力、电磁场等相关的物理知识。 黄庆坤的这场考试,可谓一波三折。 作为恢复高考首届考生,黄庆坤并不是应届生。他是1974年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回到家乡接受了两年的再教育,担任家乡学校的初中理化民办教师、兼任夜校扫盲教师,还得协助公社、大队从事各种活动。1976年秋,因表现优秀,他被推荐可直接上大学或读中专。 1976年那个年代,大学生真是龙鳞凤毛。黄庆坤说,当时高考没恢复,上大学是靠推荐的,每个公社的名额是按指标定的。他所在的公社5万多人,只有4名大学生、22名中专生的推荐名额。4个推荐名额,一人特指退役军人,一人要求是女性,另一人代表贫下中农,最后一个是选出公认最优秀的。黄庆坤就是那最后一个优秀人选,也是当年惠安县“教革组”所有被推荐人考试里的第一名。 当掌声和祝福涌来时,黄庆坤却因体检查出色盲,与“大学生”擦肩而过,“事后我才知道,色盲报考文科生是不受影响的”。 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承想,梦又被点燃!次年,高考恢复。他一边教书一边苦读,与老三届高中毕业生(1966年~1969年)、1972年高中毕业生、1974~1977年高中毕业生一起报名。 这次考前填报志愿,黄庆坤特别谨慎。第一志愿,保险起见填了中专师范类,当时中专师范类不仅免学费,还能补贴生活费、供应口粮、奖学金等。为了避免再次因体检而出纰漏,他到处找人帮忙,买来各种版本的测验辨色力图册练习、背诵。最终,他如愿考入中专。那个年代,能考取中专,就意味着从农村户口转入了“国家粮”,为家庭赢来了一大“粮缸”。中专毕业后,黄庆坤并不甘愿自己的学历,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 “感激能赶趟高考恢复首班车,经历那么多挫折,我更懂得吃苦、珍惜、努力”,黄庆坤特别遗憾的是,因搬家多次,当年的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等资料,都找不到了。 “我做了回不听话的孩子” 高考时间:1987年 学子:珍珍同学 职业:省直机关公职人员 寄语:学习,是为了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笑一个,以平常心进考场,祝莘莘学子一切顺利! 1987年,全国实行夏时制的第二年。那年4月,国内所有时钟被拨快了1小时。 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可奔赴在艺考初试、复试路上的高考生珍珍同学,根本无暇顾及。她是一名艺术生,报考音乐专业。这对当时大部分家长来说,是不能接受的。陈旧的观念里,学音乐相当于“学唱戏”,学艺术等于“不务正业”。她所在的安溪一中1987届的考生有三百多人,艺术生只有八九人(包括音乐、美术专业)。 事隔30多年,回忆起自己的艺考之路,期间艰辛仍印象深刻。从小,珍珍同学就对音乐有极大的兴趣,从小学到中学,她都是学校艺术团的活跃分子,每场演出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父母曾想让她放弃音乐,专心文化课。从小乖巧的珍珍同学,做了回“不听话的孩子”,她想方设法偷偷学音乐。光靠兴趣无法应对高考,她急需专业老师的系统指导。同学为她引荐了恩师,至今她都深深感激这份恩情。 高考前,父母见她对音乐的兴趣和执著,也不再反对她报考音乐专业。 1987年3月底至5月,艺术生进行专业考试。当时,艺术生能报考的省内高校只有4所: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艺术学校、厦门大学和集美师专。为了参加福师大音乐系的专业复试,珍珍同学只身一人到了福州,“那时候的中学生,根本没有出过远门。”为了梦想,她一点都不害怕。 没想到,父亲因为不放心她独自出门,悄悄跟到了福州。“既感动又生气。”青春年少时总觉得,自己可以一个人考试,证明自己的选择和独立能力。 专业考试通过后,珍珍同学拿到了文考通知书,顺利参加了1987年7月的高考。“当时,艺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不计入总分的。”正好她的数学也不好,珍珍同学笑着回忆说,她其他科总成绩考了300多分,在艺考生中还算不错。那年,她顺利考入了福师大音乐系。 毕业后,珍珍同学被分配到安溪培文师范当了6个学期的音乐老师。之后,她被调到福州,成为一名省直机关公职人员。 珍珍同学到省直机关工作后又学了行政管理专业,现在的工作跟音乐专业没有任何联系。“但正因为学了艺术,才让我更加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珍珍同学一点不后悔地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现在的艺考生们能够因为兴趣去学习,对自己负责、对艺术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