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三中考点,三个同班同学一起进考场,为自己加油
东南网6月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徐锡思 吕波 陈晓婷 田米 文/图)学校大门口,低头是大片的农田,抬头是被群山围住的一片天,环顾四周一个家长都看不到,只有民警、协勤、保安在路口警戒,偶尔跟附近的村民聊几句。对比城市考点外大量陪考家长的场面,小镇高考显得冷清许多。
“请考生进考场。”昨日上午8时30分,安溪县蓬莱镇梧桐中学的广播,打破了这所农村中学的宁静,560多名考生拾阶而上进入考场,几乎没有发出什么大的声音。
同样的冷清,海都记者在永春县第三中学考点也看到了。不少家长和往常一样,将孩子送到学校,头也不回地走了。“我们这里都没有守在考场外的习惯。”校门口一家小卖部的老板告诉记者,家长们会等孩子快考完了,才过来接。
昨天是高考首日,海都记者兵分两路,分赴安溪和永春的两个乡镇中学考点,记录和城市略显不同的小镇高考。
梧桐中学考生,考前吃早餐很轻松
寄宿生统一加餐
每天40元标准
“开门一下!”清晨6时50分左右,一声叫门打破了梧桐中学校门口的宁静,门卫老柯探头一看,不认识。叫门的女子骑着电动车,“我是来杀鱼的,开下门啦!”
此时,学校食堂一楼15张桌子,三五成群的学生正在吃早餐,稀饭、豆浆、鸡蛋、馒头、面包、油条、咸菜、青菜,相当丰盛。杀鱼的女工,很快卷起袖子干活了,兔子肉已经切好,去买牛肉的人在路上,鱼肉、兔子肉、牛肉,将出现在午餐和晚餐里。
这样的伙食,是130多名寄宿学生6日到8日的加餐,还有50多名走读生是住家里或亲戚家里。“平时哪能吃这么好!有的学生条件差,就是米饭配咸菜,偶尔吃点猪肉。高考期间,寄宿生统一就餐!”梧桐中学副校长许金城说,每天40元标准,学生正常刷卡,多出部分由学校补贴。
除了伙食稍微好一点,一切如常。围桌早餐的同学,入座打个招呼,就静静吃饭,偶尔有人讲了个啥乐子,一起发出低低的笑声,吃完马上去洗刷饭盒,然后结伴去晨读。
梧桐中学考生考前早读,班主任发放准考证
考前的轻声晨读
和平时有点不一样
作为考场的教学楼,早早就按要求清理布置妥当,并拉起了警戒线。
作为考点的一点便利,梧桐中学开放了4间实验室,每两个班级共用一间,提供给185名本校考生自修候考。犹如窃窃私语的读书声,夹杂着风扇“嗡嗡嗡”的声音,偶尔会从已经破碎的玻璃窗透出来,悄悄潜入静谧的校园。也有少数学生走出教室,在操场和树下温习。
“以前也会大声朗读,据说可以增强记忆。不过这段时间没人会这样,都是默读或轻声念,免得吵到别人,还让人以为压力太大要发疯了!”念完最后几分钟,一名短发女生走出教室活动了一下,等另一个女生出来,再一起上洗手间。
7时55分,带队老师陈宗祥准时开始发放准考证,5分钟后全部发完。“加油!冷静!发挥出水平!”他在教室门口给鱼贯而出的同学们鼓劲。
数百学子集合赴考
无家长陪考送考
8时10分左右,教学楼前的小广场,同在蓬莱镇的安溪八中考生,也都已经集合完毕。接着,560多人统一进场。
“农村的孩子,这个年龄已经是大人了,除非特殊情况,否则没见过哪个家长过来送考、陪考的,顶多打电话让老师帮忙照看一下,这也是我们的本分。”安溪八中带队老师说,他们也是在学校晨读了一个多小时,再集体过来赴考的。
考点外的校门口空无一人,100米外的岔路口拉了一条警戒线,左转200米的村道口又拉了一条警戒线,只有民警和协勤,警惕地盯着过往的行人和车辆。
“也不知道说啥。万一说不好,反倒加重了孩子的压力,干脆就啥都不说。”梧桐中学今年有50多名走读考生,其中一半住在蓬莱镇区,陈先生的儿子昨天出门前,破天荒说了“你放心,我会考上大学的”,他感动得都要哭出来了:娃长大了,知道照顾父母的感受了。
“这所学校有2名学生考上北京大学,我相信会给我儿子带来好运气的!”陈先生说,只有考上大学,才不用种地,才不用打最苦最累的工!
实际上,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梧桐中学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2004年以来12届毕业生,上大学的近4500人,其中考取全国985院校32人,2006年成为安溪县唯一一所设立高考考点的农村中学。
永春三中外,潘先生祝儿子高考顺利,加油!
请记者代写祝福语
祝孩子高考顺利
在永春三中考点,共346名考生赴考。昨日上午10点多,离考试结束还有1个多小时,陆续有家长骑着摩托车、开着小车,在学校门外等候,他们互相打起招呼,聊了起来。
“我不知道几点考完,反正没事,就来等着。”潘先生是第一个来学校等的家长,他说儿子不知道自己会过来。潘先生的儿子住校,身上也没有手机。他这次来,只是想碰碰运气,说不定儿子想回家吃饭。潘先生说,妻子在不久前出了车祸,目前还在医院躺着,生活不能自理,孩子的外婆特地过来照顾她。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他们就让孩子住校,并且不让孩子回家受影响。
“可能是我们不想让他回去,他不高兴。”潘先生说,虽然开始高考了,但是因为家里忙,他好几天没有看到儿子了,“今天万一孩子想回家,我不会阻止”。可是,等到中午12点多,考生出了考场半个多小时,潘先生还是没能等到儿子。他成为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家长。看到可以通过报纸给儿子送祝福,他立即写下了:“潘锦伟,高考顺利、加油!”
和潘先生一样,许多考生家长,在学校外等孩子放学的时候,也写下了祝福语。他们有的只有小学文化,需要想很久,才能想出一个词。有的甚至不怎么会写字,让记者帮忙写出来,他们照着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