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赵珍元在用青菜喂养黑兔。 东南网7月15日讯(通讯员 王双季 本网记者 潘贤利 文/图)7月15日,德化又有一批2000只的黑种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的护送下,经过2300多公里的长途奔驰将送达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这是闽宁开展对口协作帮扶、德化相关领导挂职红寺堡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科学调研,因地制宜将德化有名、盛产的黑兔、黑鸡“落户”到西北地区。这也是继今年3月和4月已分两批送达当地养殖户后的第三批种兔,通过以德化“双黑”特色畜禽作为扶贫示范项目,力争在两年内带动当地500贫困户,助推他们脱贫致富。 尝试让德化黑兔、黑鸡成新“移民” 作为对口协作帮扶项目,德化上下对此十分关注。6月下旬,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带领党政考察团到红寺堡区考察调研对口帮扶工作。在红寺堡区新庄集乡马渠移民安置区赵珍元家中,德化党政干部见到简易凉棚下,摆放两个大兔笼,兔笼里几只大黑兔正津津有味啃着青菜和草料,旁边几只二代的小黑兔活蹦乱跳。而在一旁的鸡圈里,数十只小黑鸡正在觅食,在阳光下构成一幅“六畜兴旺”的农家图。 原来,这些黑鸡黑兔,是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员涂德望和苏文忠不远千里从老家德化“落户”到当地的。2016年11月起,德化干部涂德望、苏文忠接受上级委派,分别担任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委常委、副区长和区长助理,两人一到驻地,就投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跑遍辖区的乡镇,深入到单位、企业、学校、医院和贫困村、贫困户中调研摸底,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请教,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发展所需等,为对口协作帮扶工作的深入做好一手资料。 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经过两三个月调查摸底发现,“十二五”红寺堡区最大的马渠移民安置区是新庄集乡新集村和红川村,去年底,安置的移民有3036户12447人,但两村经济基础薄弱,许多养殖圈棚闲置,因而移民群众增收难度大、造成定居率不高。 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两挂职干部认为,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德化黑鸡、黑兔有望“落户”当地。因德化在这方面的养殖技术成熟,且“两黑”能适应干燥气候,加上养殖周期短、投资小;见效快又市场前景看好。 于是,在德化县委县政府和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尝试让德化黑兔、黑鸡“落户”马渠移民安置区,开展“双黑”扶贫工程,并采取“合作社+示范户+贫困户”模式,合作社负责“五统一”,即统一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提供饲料、质量管理、回购销售,力促扶贫精准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