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延安颂》词作者莫耶习作首次被发现

2017-07-19 08:19:16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慈勤校刊》上刊登的莫耶习作(局部)

本报讯(记者 吴志明 实习生陈钰滢 /文 叶茂樟/供图)革命歌曲《延安颂》的词作者是来自茶乡安溪的女作家莫耶,今年是莫耶诞辰100周年。近日,泉州经贸学院副教授、莫耶项目研究负责人叶茂樟在撰写《圣歌未曾止息——莫耶传》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莫耶学生时代创作、发表于校刊上的数篇习作。据了解,这是莫耶习作首次被发现。

首次发现 查找资料意外收获

“我们既然活在中国,就是中国国民的一份(应为“分”)子,当然要尽国民的天职。现在我国正在衰弱的时候,我们更须尽我们的责任,为国家效力……必定要求有高深的学问,将来贡献给国家,轰轰烈烈的来干一场伟大的事业,把名留在世上,才不算空活一世!”

近日,记者在叶茂樟副教授的办公室见到了这篇充满爱国思想的习作《人生》,它刊登在《慈勤校刊》第二期,和《午梦》《早晨》合成了《课余随笔》,作者为“陈淑媛”。在《慈勤校刊》第三期,还有陈淑媛写的诗歌《阴雨楼头》以及独幕剧《募捐》,字里行间清晰可见作者对故乡、对亲人执著的爱及其成熟、激进的思想。

莫耶原名“陈淑媛”,曾用白冰、椰子、沙岛等笔名。叶茂樟长期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是目前国内较系统、全面研究莫耶的学者。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开始筹备撰写《圣歌未曾止息——莫耶传》,因为查找资料需要,他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厦门市图书馆意外发现了当年慈勤女中校刊竟然收录了莫耶学生时代创作、从未公开发表过的数篇习作,“这是莫耶习作首次被发现。”

《慈勤校刊》上刊登的莫耶习作(局部)

人生转折 中学接受进步思想

叶茂樟介绍,1932年,14岁的莫耶跟随父亲陈铮移居鼓浪屿,就读于慈勤女中。在慈勤女中读书期间,莫耶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如《铁流》《毁灭》《在黑暗中》《寄小读者》等。这些书籍开拓了她的视野,在她心灵中撒下了进步和革命的种子。校刊刊载的习作就是她在这期间创作的。

1933年年底,慈勤女中国文教师陈海天组织莫耶和几位同学创办《火星》旬刊。1934年年初,国民党特务大肆抓人,没收并烧毁《火星》杂志。父亲陈铮怕招来杀身之祸,把莫耶锁在家中严加监视。祖母趁陈铮外出之机,把莫耶悄悄放了出来,躲在亲友家里。

莫耶向曾投过稿的上海《女子月刊》求援,同时写信向在家乡安溪的母亲告急。母亲急忙赶赴厦门,拿出18块银元送给莫耶作路费。就这样,16岁的莫耶离家出走到上海。“可以说,莫耶在慈勤女中的学习和创作,是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莫耶被誉为“真正的女兵”

意义重大 丰富莫耶研究内容

在上海,莫耶在《女子月刊》社当校对、编辑,曾一度任主编,走上独立自主的生活道路,成为当时上海进步作家群中的一分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莫耶毅然投身抗战洪流,当年10月随“上海救亡演剧第五队”到达延安,从此更名莫耶,并在1938年创作歌词《歌颂延安》(后更名为《延安颂》)。在烽火岁月里,莫耶创作了大量歌曲、戏剧和通讯报道,奔赴抗战第一线,全身心投入民族救亡当中。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赞誉她为“出色的女作家”“真正的女兵”。

叶茂樟表示,莫耶学生时代习作的首次发现,对于丰富莫耶研究,深化对莫耶的认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