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东街土地巷+第三巷:温陵书院育桃李 名人府邸何处觅

2017-08-15 15:21:13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土地巷+第三巷

温陵书院育桃李 名人府邸何处觅

夜幕下的第三巷

从泉州三中东大门对面转折,便进入东街土地巷。土地巷东西走向,北侧旧建筑物几乎均已拆毁,改建新楼,巷道两侧建筑一边崭新高大,一边低矮老旧,反差很大。

巷口的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曾是泉州四大书院之一泉山书院(又名“温陵书院”),也是朱子祠的所在地。这所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所创建的学院,最初位于今东街福医大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院址,明正德十年(1515年)书院移建于此,清乾隆七年(1742年)知府王廷诤捐俸重修,另建启贤祠、敬业堂和学舍13间,并更名“温陵书院”。

再往前的土地巷8号,是泉州近代著名民间文学家吴藻汀的故居,时光荏苒中,故居已不复当年的风采光景。吴藻汀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他曾秘密参加同盟会,参与创办泉州体育会,先后当过学堂教员,担任过小学校长,并创办培德、毓秀两所女子学堂,创建《复报》周刊社,他也为推动泉州话剧运动发展作出贡献,对泉州民俗学和地方史研究也有成就。“五四”运动前后,吴藻汀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还为泉州第一对文明结婚的新婚夫妇做证婚人。

走到土地巷尽头,右拐便是第三巷。由于地处泉州古城东鼓楼的第三条巷子,即从仁风门进城南侧的第三条巷子,因此小巷被称“第三巷”。历史上,第三巷口和巷内曾立有卿月坊和论秀坊,以及不少名人府第。两座牌坊分别为宋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朝议大夫陈京,以及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秘书郎温革所立,可惜如今牌坊皆已不存。名人府第则包括宋代朝议大夫陈京大夫第、宋参知政事李邴太师府、宋代王维则进士第。据介绍,李邴是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曾任参知政事,徽、钦北狩时避居泉州,其后裔遂为泉州人;王维则是宋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官通判,里人为其立“定居坊”。

两条小巷中,夹杂在现代建筑中的古厝老屋,有数代人接力守护却仍难挡风雨侵蚀,于是新梁换下旧木。留守和修葺的背后,是老泉州人对闽南古厝的爱护难舍,是数十年养成的生活习惯,更是因那古城街巷里洋溢的人情味和烟火气息。

■本期执行:早报记者 张素萍 郭晓冰 王柏峰 实习生 张玲玲 文/图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