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东街土地巷+第三巷:温陵书院育桃李 名人府邸何处觅

2017-08-15 15:21:13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土地巷+第三巷

温陵书院育桃李 名人府邸何处觅

夜幕下的第三巷

从泉州三中东大门对面转折,便进入东街土地巷。土地巷东西走向,北侧旧建筑物几乎均已拆毁,改建新楼,巷道两侧建筑一边崭新高大,一边低矮老旧,反差很大。

巷口的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曾是泉州四大书院之一泉山书院(又名“温陵书院”),也是朱子祠的所在地。这所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所创建的学院,最初位于今东街福医大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院址,明正德十年(1515年)书院移建于此,清乾隆七年(1742年)知府王廷诤捐俸重修,另建启贤祠、敬业堂和学舍13间,并更名“温陵书院”。

再往前的土地巷8号,是泉州近代著名民间文学家吴藻汀的故居,时光荏苒中,故居已不复当年的风采光景。吴藻汀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他曾秘密参加同盟会,参与创办泉州体育会,先后当过学堂教员,担任过小学校长,并创办培德、毓秀两所女子学堂,创建《复报》周刊社,他也为推动泉州话剧运动发展作出贡献,对泉州民俗学和地方史研究也有成就。“五四”运动前后,吴藻汀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还为泉州第一对文明结婚的新婚夫妇做证婚人。

走到土地巷尽头,右拐便是第三巷。由于地处泉州古城东鼓楼的第三条巷子,即从仁风门进城南侧的第三条巷子,因此小巷被称“第三巷”。历史上,第三巷口和巷内曾立有卿月坊和论秀坊,以及不少名人府第。两座牌坊分别为宋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朝议大夫陈京,以及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秘书郎温革所立,可惜如今牌坊皆已不存。名人府第则包括宋代朝议大夫陈京大夫第、宋参知政事李邴太师府、宋代王维则进士第。据介绍,李邴是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曾任参知政事,徽、钦北狩时避居泉州,其后裔遂为泉州人;王维则是宋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官通判,里人为其立“定居坊”。

两条小巷中,夹杂在现代建筑中的古厝老屋,有数代人接力守护却仍难挡风雨侵蚀,于是新梁换下旧木。留守和修葺的背后,是老泉州人对闽南古厝的爱护难舍,是数十年养成的生活习惯,更是因那古城街巷里洋溢的人情味和烟火气息。

■本期执行:早报记者 张素萍 郭晓冰 王柏峰 实习生 张玲玲 文/图

朱子祠里学风盛 吴家古厝故事多

如今的东门实验小学

从东街拐入广灵路,首个路口左拐,映入眼帘的便是土地巷。土地巷里最著名的建筑,莫过于泉州近代著名民间文学家、民俗学家、史学家吴藻汀的故居。这座十代人接力守护的古厝,记载着吴家的“人文密码”;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内,昔日曾是泉州四大书院温陵书院,也是朱子祠所在地。

走到土地巷尽头,往右拐便是第三巷。巷子中段金家古厝里,83岁的刘淑琴和王来有两个亲家,守着古厝相互照应。把她们留在这里的除了习惯,还有古城的热闹、人情味和烟火气;第三巷南端的尽头,圣公宫殿内有四幅清光绪年间的壁画,记录的是昭福侯建功的故事……

土地巷4号

旧时温陵书院

两任太守亲莅讲学

“朱子祠,鲤城东,刺桐花开分外红……”这首东门小学的校歌,唱出一个事实:泉州东门小学原址,曾是泉山书院,即温陵书院所在地。宋时泉山书院,清代更名温陵书院,这所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所创建的学院,曾是泉州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几经变迁,东门小学屡易其名,“晋江县官立小学堂”、“衮绣小学堂”、“晋江县第二小学”、“晋江县明伦中心小学”、“东方红小学”……2008年11月,东门小学举行百年校庆,校名更改为“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并新开辟北大门。

东门小学老照片——早期的毕业证

朱熹建泉山书院 两太守亲莅讲学

说到泉山书院,朱熹是绕不过的重磅人物。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是宋代最著名的理学家,世人尊称其为朱子。朱熹职业生涯有近50年是在福建度过的,泉州是朱熹初仕之地,也是“二朱过化”之区。

据记载,宋代科举腐败,朱熹欲通过讲学办学推崇理学。于是,他在行春门外,即今东街泉州市第一医院院址,创建了泉山书院,书院历代屡废屡修。南宋咸淳三年(1267),泉州知州赵宗正在城东天宁寺建泉山书院;明初,学院改为晋江县学,祀文公像于明伦堂。南宋乾道年间(1165一ll73),泉州太守王十朋曾于书院内会集诸生讲经论文;嘉定年间(l208-1224),名太守真德秀也于吏治之余,到书院择才俊,讲道论文,奖掖后进。这两位名太守重视教化,亲莅书院讲学,一时传为佳话,可见当时学风之盛。

明正德十年(1515),泉山书院移建于今东街菜巷内;清乾隆七年(1742),知府王廷诤捐俸重修,另建启贤祠、敬业堂和学舍13间,更名温陵书院,置店屋田地为经费之用。温陵书院虽以书院为主体,但亦略叠假山,山池颇秀。

东门小学老照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学生活动

两祠一宫立周边

学校桃李遍天下

据《泉州古城踏勘》介绍,温陵书院面向菜巷,南边与福建水师提督靖海侯施琅将军的故居“秋、冬”园仅一墙之隔,北至现在的文公巷。书院因供奉朱子,也叫朱子祠。1908年,朱子祠开始办起晋江县官立小学堂。随着清王朝的结束,学堂由地方绅士接办,随后校名几经变更,先后易名为晋江县第二小学、晋江县立衮绣小学、泉州市第一完全小学、泉州市东门小学……在近70年里,校名前后更改了12次。

“当时的朱子祠坐北朝南,门前是一条通往农校草埔尾的小道。”苏炳坤曾于1949年至1953年担任学校校长,他介绍,上世纪50年代,学校旁有二祠(朱子祠、卫民祠)一宫(广灵宫),中间是学校的活动空间。如今,学校大门已经改为南向。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书记董成立说,作为百年老校,学校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比如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全国优秀教师”王祖铨,个人事迹被收入《中国特级教师辞典》、《中国当代教育家大辞典》的吴秀媛,泉州华侨大学教授魏祖烈等。

王祖铨是“九五”期间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实施工作的先进工作者,也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优秀教师。“我作为实验小学的首届毕业生,毕业证书是苏炳坤校长签发盖章的,背面骑缝编号为‘泉实字第一号’。”王祖铨说,这张毕业证五十多年来一直随他四处搬迁,至今仍保存在身边。

极具闽南建筑特色的吴家古厝

土地巷8号10号

吴藻汀故居旧时光 承载十代人的记忆

土地巷8号是吴藻汀的故居。这座名人故居,虽然大门翻新过,但基本保持原貌,呈现出浓郁的闽南建筑特色。鲜为人知的是,毗邻的土地巷10号也是吴家古厝。73年前,吴藻汀的大儿媳妇、今年93岁的庄君英,就是从土地巷10号进的吴家大门。那一天,平时紧锁的大门终于敞开,她坐着两人抬的“绵绵轿”,一路敲锣打鼓嫁入夫家。

现年93岁的庄君英是吴藻汀的大儿媳

教书匠吴藻汀

娶黄宗汉孙女

吴藻汀是泉州近代著名民间文学家、民俗学家、史学家,曾组织话剧社“泉州移风剧社”,演出《皇帝梦》、《血手印》等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话剧,又参与组织“更俗剧社”,对推动泉州话剧发展作出极大的贡献。在泉州民俗学和地方史研究方面,吴藻汀也颇有成就。

“公公是教书先生,很忙但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吴藻汀的大儿媳妇庄君英20岁嫁入吴家时,吴藻汀已经58岁。她回忆,那时候家里的访客一个接一个,没人拜访时,吴藻汀也是一个劲地读书钻研,极少管家里的大小事,很多事务交给她打理。

庄君英介绍,公公吴藻汀娶了三房夫人,其中二房是清代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黄宗汉的孙女。公公一生育有三子四女,大儿子在银行工作,二儿子吴志恭曾是晋江县鲤东国民学校(现东门实验小学)校长,三儿子是开元公社书记。

吴藻汀的太侄孙吴新强介绍,据吴家族谱记载,吴藻汀和其大哥吴藻芳相差约20岁,吴藻汀六七岁时父母双亡,他几乎是由几个哥哥带大的。吴新强笑说,吴家是大家族,经常会遇到年纪和辈分不相称的情况,“我和一个叔叔还是小学同学呢!”

见到吴藻汀的太侄孙吴新强时,他正准备修葺房屋

古厝旧时光

果园戏台和书店

见到吴藻汀的太侄孙吴新强时,他正在土地巷10号门前的空地上搅拌水泥,准备修补漏水的屋子。“吴家古厝传到我孙子这一辈,已经传了近十代人。小时候我听奶奶说过,古厝后面的果园里有300多株树,现在都没了。”吴新强说道,古厝与施琅故居仅一墙之隔,门前空地以前还有块旗杆石和一个小戏台。

93岁的庄君英至今记得,吴家古厝原是两落双护厝,屋后是一片果园,随着家里人数增多,旧宅住不下,才砍掉屋后部分果树,建了如今的第三落和第四落。

“古厝大门一般是不开的。”庄君英回忆,家人平时出入都走左侧的小门,遇上喜事、丧事等大事才会开大门。“我嫁过来的时候,就是走正大门。”说起自己结婚时的场景,庄君英满脸笑意,她的婚礼在那个年代算新式的——弃用八抬大轿,改用两人抬的“绵绵轿”,一路敲锣打鼓进新家。

吴藻汀是教书匠,大哥吴藻芳则经营一家书店。“我们家以前开了一家书店,店名叫‘郁文堂’,就在现在南俊路和九一街交汇处。书店除了卖书还能印刷出版刊物,当时收益够一家200多口人生活。”吴新强介绍。

屋内深井的花草,在炎热夏日给人一丝清爽的感觉

手巾寮厝

第三巷70号

百年手巾寮 屋下藏地洞

和其他地方的古厝不太一样,第三巷70号门前收拾得格外干净,透过虚掩的门缝,屋内深井的花草在炎热夏日给人一丝清爽的感觉。大门两侧的窗雕历经岁月,依旧清晰。

“这房子是祖辈传下来的,屋龄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年过六旬的魏武康说起古厝的故事滔滔不绝。据悉,魏家古厝原是三落三开间的大房子,后经拆改,现仅余70号一处三落的手巾寮厝。别看这座手巾寮门面不大,往里走过三个天井,第三落直通万厝埕,别有洞天。

魏武康介绍,爷爷魏文朴是做生意的,曾在泉州开了一家米行,生意不错,算得上那时候的有钱人,“以前左侧古厝底下设有地洞,地洞连着深井,后来填掉了”。

岁月流逝,少年渐老,古厝的风采也不再如往昔,如今古厝的第三落已垮塌。魏武康记得,古厝第三落以前是灶台、草间,还有一块约20平方米的空地,种有几棵果树,算是后花园,“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常在那儿玩,过了后门就是万厝埕”。

圣公宫

四幅清代壁画 讲述昭福侯建功往事

殿内左右两侧墙上的四幅壁画,内容都与昭福侯建功有关。

沿着第三巷从北往南走,巷子最南端就是香火旺盛的圣公宫。宫庙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道,“圣公宫壁画”于1998年被列入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明末至今,圣公宫大殿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宫门口的门联是清朝同治进士泉郡人陈仁所写的,联文描述了宫殿历史及所供奉神公式的故事。殿中四幅清光绪十一年的壁画,经历120多年的岁月,略显斑驳。宫殿里被时光镀色的墙面,透出了悠悠的岁月感,浓厚的历史底蕴让圣公宫在众多同期建造的宫庙中显得独特。

圣公宫坐南朝北,宫宇总面积是500多平方米,初建于明朝末年,现存的建筑建造于清朝光绪年间。圣公宫主要奉祀的是昭福侯圣公。在泉州坊间,这座昭福侯圣公塑像的真身原名倪国忠,是南宋末年大将,后战死沙场,被元帝敕封为昭福侯,并钦赐武状元。

殿中左右两侧墙上,绘有四幅壁画,每幅画高2米,宽2.5米,内容都与昭福侯倪国忠建功有关。东侧壁画是《敕赐建庙加封慈悲解厄昭福侯》、《公显圣在海驱除水族救船户庇民》,西侧壁画是《皇宫救灾顺帝敕赐武状元》、《公显圣护国皇后产厄》,每幅画落款都是“金兰社诸第”,时间是清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

2010年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泉州市博物馆、泉州市海交馆联合所作的《泉州地区古建筑彩绘调查》中提及,四幅画基本上为水墨画,其工艺是在墙壁上披白灰,未干时描线条,然后用麻拌石灰粉或石膏,磨平,用桐油或光油最后涂上一层,晾干后即宣告完工。

虽然时光的流逝,让壁画渐渐变淡,但图案仍清晰可辨。“一年五次佛生日,我们附近的老人会聚在这里帮帮忙,一起照看圣公宫。”圣公宫理事会陈瑞霞说。

第三巷66号

近百年老厝 住着金姓望族后裔

83岁的刘淑琴向记者介绍这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古厝

“住了几十年,习惯了,也舍不得搬出去。”东街第三巷66号金家古厝里,83岁的刘淑琴站在自家小院里,一边整理木桌上物什,一边笑着说。老厝有近百年历史,承载了太多记忆和感情。

说话间,金家的亲家、83岁的王来有拿起挂在墙上的草帽戴上,她准备骑上自行车外出。“还有人特地追到我面前来看,他们很好奇我一把年纪了,怎么还骑得动!”王来有语气幽默,还露出一口并不完整的牙,惹得旁人莞尔而笑。王来有原本住在附近万厝埕,去年起搬到刘淑琴家,两个老人互相有个照应。有了伴,古厝便多了欢声笑语。

旧瓦新梁

金家老厝修葺一番

与很多闽南古民居一样,金家老房的门楣匾额上也有姓氏密码,只是那阴刻着的“澎城衍派”四字,已经被岁月磨得不再醒目。

跨过门槛,眼前便是天井,站在天井往上望去,屋顶片片旧瓦依然健在,但梁枋都换了新颜。再往里深入,公嫲厅、榉头、后房,是传统的“光厅暗房”风格。二楼北侧还有间小洋房,外墙是典型的出砖入石。

“整栋古厝有12间房,以前金家各房的人都住在这里,最多时有二三十人呢。”刘淑琴说,老伴金秋桂已经去世13年,但他生前曾说过不少金家的故事。

金秋桂的爷爷是名中医,年轻时曾到晋江、石狮一带开药店,积累了资金以后到泉州第三巷,找了三个“地主”买下这片空地并盖起古厝,“面宽不够,不然南侧也会盖厢房,至少有双榉头。”

过了几十年,大家纷纷买房搬出去,古厝里的人越来越少,有些梁木被虫蚁侵蚀濒临倒塌,刘淑琴便重新换了梁木修葺一番,“希望以后可以翻建吧”。

古厝上的精美雕饰

同守古厝

八旬阿婆乐享晚年

刘淑琴说,夫家金姓是回族,与开元寺大寺后及鲤城伍堡街金姓同出一源,几乎都是亲戚。

据资料所载,泉州金氏多为元末泉州守将金吉的后裔。元文帝孛儿只斤·图帖睦尔至顺三年(1332年),西域穆斯林金吉在平定泉州“十年内乱”中有功,被元文帝授予武略将军左副翼万户府上千户,赐金姓,持符节镇守泉州一带,成为泉州金氏的先祖。金吉之子金呵哩出资重修了清净寺,金氏在泉州也是名门望族。

泉州学研究所原所长林少川曾介绍,金姓传到今天,在泉州人数有10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清源山泰丰、开元寺大寺后、鲤城五堡街、西郊新村、北峰后茂、东海院前、鲤城新门街临漳路、温陵路,以及晋江、石狮宝盖王浦村、永春、惠安黄塘石尾村等。

退休前,刘淑琴是泉州供销社果品食杂公司的职工,辛苦养育了几个儿女。如今孩子们劝她也搬出去,但她习惯了古城的生活,选择留下。王来有是她的小叔子的丈母娘,如今搬过来一起住,此外古厝还有其他租户。

“她晚上喜欢串门泡茶话仙,我不爱出门,就喜欢坐在院子里,是古厝的免费保安!”83岁的王来有看着刘淑琴开起玩笑,说完牵着自行车走出古厝,腿一跨,骑上车慢慢远去。她要去“巡城”了,沿路若看到瓶瓶罐罐的废品她会捡回来换些零钱。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