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要闻 > 正文

砥砺奋进 泉州争先

2017-08-17 08:38:05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在泉州开了一家古玩店 (林劲峰 摄)

对外开放拓展海丝朋友圈

过去,泉州因海丝闻名于世,今日,泉州因海丝延续辉煌。乘风远行,向海而兴,通过拓展海丝“朋友圈”,推动民企“走出去”,泉州的产业、港口、城市联动不断强化。

在5月举办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品牌授权展上,来自泉州德化的顺美陶瓷,一举拿下环球影城等重要客户。在此前,该公司已是世界知名品牌沃尔玛、乐购、可口可乐、迪斯尼的合作商。曾几何时,顺美的企业管理层走出国门,引进异域文化元素,从古印度文明到南美的玛雅文明,都成为研究的对象。自主研发收获的灵感,被活用于陶瓷产品中,业务迅速拓展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从来样加工,到品牌输出的华丽转身。

在柬埔寨设厂的福建峰亿轻纺有限公司,2012年尝试出口投资开厂,取得国内和国外生产经营的双丰收。“许多人都来找我取经,其实这条路并非我走出来的,我只是向咱们的老祖宗学习,追寻他们曾经走过的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与海丝沿线国家建立贸易往来罢了。”董事长潘胜泉说。

去年,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达121.5亿美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泉州累计赴海丝沿线国家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共计53个,投资总额6.84亿美元;海丝沿线国家累计来泉投资设立企业1578家,实际利用外资额24.62亿美元。

为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往来,泉州打出“组合拳”,拳拳有力道。推动泉州综合保税区、晋江陆地港、泉州购跨境电商平台、中兴海丝路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海丝指尖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主动复制推广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加快实行“单一窗口”和“三互”大通关;着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率先开展泉台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支持一批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设立绿色工业园区;加快推进泉州绿色制造基地建设……

复兴古港谋划未来蓝图

泉州通过海洋,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结下的“蓝色渊源”,绵远而悠长,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维度,对这座海丝古港、“光明之城”产生深刻影响。

2017年,猴年春节主打海丝文化,成为央视春晚分会场之一的光环尚未完全褪去,泉州人又迎来重磅消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被正式推荐,成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4月,现任国际良知遗址联盟主席的迪安博士重返泉州,感叹自己对这里有着家乡般的感情。他与泉州的缘分,始于1991年。当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乘“和平方舟”抵泉之时,迪安系考察团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协调员。

如今,谈及泉州的发展,迪安非常有信心:“该是泉州绽放的时候了。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在未来结出硕果。”

在今年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推进“古泉州(刺桐)史迹”保护与申遗工作被写入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工作原则,加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动态管理。其中,就包括推进古泉州(刺桐)史迹等的保护与申遗工作。

对于泉州而言,传递友善,共享发展,以经贸合作、文化传播和城市影响力“借船出海”的新思路,正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未来,作为海丝古港的“活化石”,泉州的“千年古港复兴计划”已然成型。活化海丝基因,保护文化遗产,坚持古城提质,让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坚持新城集聚,推动环湾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协调衔接,加快建设海丝新城等内容,正协同发力,共同绘就一幅关于海丝泉州的蓝色远景图。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