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瓷器凝聚精湛的传统工艺(资料图片) 特色鲜明的印记 古城孕育璀璨“五南”文化 精神文化的千年积淀,为泉州带来了艺术文化的大繁荣,孕育了南音、南戏、南少林、南建筑、南派工艺等“五南”文化,并使它们成为泉州的“文化标签”。 南音,原称泉州弦管,集唱、奏于一体,起源于唐,形成于宋,千年来广泛流传于闽南,并远播我国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的音韵,其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是汉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宝贵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2000多首,蕴涵了晋江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丰富的内容。 泉州是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泉州南戏不仅有提线木偶戏、梨园戏、布袋戏、打城戏,还有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线傀儡”“嘉礼戏”等,晋唐时随中原士族南迁入闽。如今积累了700余出传统剧目,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理线功法——线规,以及丰富精湛的表演技法与成熟完备的演出规制。有“宋元南戏遗响”之称的梨园戏,其历史源头可追溯至唐五代时泉州的歌舞百戏伎艺,它以泉音、泉腔、泉调演唱戏文,是个独立的声腔剧种。梨园戏现存的传统剧目有70余部,诸如《王魁》《蔡伯喈》《苏秦》等,其中《朱文太平线》《刘文龙》等为南戏轶篇、海内孤本。晋江布袋木偶戏即泉州地区南派布袋戏、掌中木偶戏,其历史源头可追溯至晋代南方的“指掌技艺”。晋江布袋木偶戏的传统剧目可分为生旦戏、宫廷戏、审场戏、武打戏、拳打戏、连台本戏与折子戏和小出戏,讲究剧情曲折、对话典雅、唱腔婉约。泉州打城戏兼有提线木偶的若干表演特色,以武戏著称,保存有大量民间的特技、杂耍、舞蹈动作,带有很强的神秘性与独特性。高甲戏形成于明末清初,其传统剧目大体可分大气戏(宫廷戏、武戏)、生旦戏(绣房戏)、丑旦戏,保留的传统剧目有600多个。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尤以丑角表演最具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