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心栽柳到精心培育 编织鞋带动脱贫致富 尽管如此,虹山的生态旅游才刚刚起步,要带动村民增收,实现全面小康还得想更多办法。于是,“无心栽柳”的编织鞋产业,在虹山乡党委政府的精心培育下,柳荫一片。 几年前,一位虹山乡贤偶然引入编织鞋加工厂——这种鞋根据设计,用织带手工编出鞋面,需要的人工量很大,但也具有单人操作、在家即可完成等优点。 “这位乡贤后来退出了编织鞋市场,我们却看好这一产业与虹山实际的契合,针对性地鼓励发展。”张劲松介绍,经过多年培育鼓励,虹山已有9家编织鞋企业。 在虹山各村,农闲编鞋面已成常态。 “一双少的7块钱,多的10来块,一个月下来也有一两千元补贴家用。”70多岁的苏山村村民黄尾娣也是“熟练工”。她说,做编织鞋不用背井离乡出远门,挺好! “我们厂里的订单主要分发给留守老人、在家妇女、贫困人口加工,目的就是将乡里的富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带动乡民共同富裕。”新金利来鞋服有限公司是虹山乡9家编织鞋厂中最大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彭水民介绍,双赢的模式,也让企业年产量从2014年的二十万双左右,增长到去年的七八十万双。 从全天供水到优质教育 实事实干补齐民生短板 除了鼓起钱袋子,群众细微之处的幸福指数同样在提升。 虹山有瀑布,但很多人想不到,正是因为地势高,虹山蓄水不易,常年处于缺水状态,“几年前,全乡自来水两三天才能放一次,各个村轮流。这几年雨水充沛好一些,但不是长久之计。” 为彻底解决喝水、用水的难题,近几年,虹山乡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小型水库、自来水厂,整治山围塘。随着水厂于今年投用,全天供水将从梦想走进现实。 同样让虹山人深感幸福的还有教育。因为投入不够、生源流失等综合因素,虹山教育在洛江曾多年垫底。近年来,教育投入的增加以及系列奖学奖教制度的建立,虹山中小学教学质量跻身洛江区中上游。“不少乡民以前带孩子外出求学,现在都让孩子返乡读书。” (记者孙灿芬 郭雅莹 通讯员叶雅萍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