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慢生活 古城核心区域交通优化提升 “西街东段、中山中路是泉州古城的核心区域,实行交通限行、打造慢行系统,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市古城办副主任黄团峰介绍,根据“古城双修”规划,将在两年时间内修复古城交通环境,整治古城主次干道交通乱象,新建一批交通接驳系统,落实限行禁行措施,使历史文化名街成为管理示范街和旅游新亮点,“作为古城的主要干道,西街东段、中山中路限行迈出了古城交通修复提升的重要一步。” 中山路呼唤限行由来已久,多年来,在泉州市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目光聚焦于此。黄团峰介绍,去年“五一”西街试水步行街,反响不错。今年7月1日开始,西街东段试行分时段限行,街区居民、业主、游客等纷纷表示赞成,街区正常有序运转,经研究决定,将对西街东段实行常态化限行。借鉴西街东段限行的经验,市古城办还专门委托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泉州古城交通提升、交通限行等方案进行规划设计,并在征求居民、业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后,最终决定中山中路试行交通限行。是否将中山中路常态化限行,将考虑实际情况和各方意见。 在限行路段,公交车不再经过,“小白”和“小黄人”将成为通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古城,我们倡导慢行、漫游的理念。这两条街禁止公交车等机动车通过,避免了街区文物、路面损坏,也还原了古城慢生活的形态,更符合古城的气质。”黄团峰说。 在限行区域,正考虑添置城市家具、进行绿化提升等,为徜徉其中的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活化业态 设立经营业态正负面清单 泉州市人大代表姚良铸建议,限行之后要活化业态,对街区商业业态进行整体规划,比如引进一些民间、民俗的东西,让游客可看、可玩,又可体验,在漫步过程中,既能感受文化街区底蕴,又有趣味性。 “精心培育发展合适业态,让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是打造古城3.0的目标。黄团峰表示,目前已经对西街商业业态进行摸底调研,“西街东段试行限行以后,游客逐渐增多,街区业态也在市场氛围下进行了一些有机更新,不少文创旅游业态入驻,不适合的业态逐渐淘汰。” 西街东段常态化限行后,将考虑进行业态活化。西街经营业态管理意见近日将出台,设置经营业态的正面和负面清单。正面清单包括扶持鼓励经营项目、倡导鼓励经营项目,将泉州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泉州非遗文化展示、泉州老字号等纳入正面清单,并出台相关鼓励扶持政策措施。设立负面清单,列出不倡导经营项目、禁止经营项目,包括明火烧烤、歌舞厅等与西街传统商业文化和风貌不符的经营项目。同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通过清单设立,对经营业态进行引导规范,加强服务管理。 “希望通过业态鼓励措施,引导具有泉州地方特色、有古城文化底蕴的业态在古城生根发芽、良性健康发展。下一步还将结合社区营造,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古城的保护和发展中来。”黄团峰说。 |
- 2017-08-01泉州西街东段分时段限行“满月” 社会各界反映良好
- 2017-07-04西街限行 商家担心“小白”停靠影响门面生意
- 2017-07-02泉州西街:分时段限行首日 交通秩序大为好转
- 2017-06-297月1日起泉州西街东段将分时段限行 4条公交线调整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