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南安码头爱国华侨故居年久失修 村里欲筹资修缮建成家训馆

2017-09-22 09:11:20 何雪莲 陈秀恭 林鹏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诗南村吴记藿的故居。

东南网9月22日讯(海丝商报记者 何雪莲 通讯员 陈秀恭 林鹏华 文/图)南安码头镇诗南村有一座古大厝,是旅菲爱国华侨吴记藿先生的故居。因10余年来无人居住,故居已破旧荒芜。

诗南村村两委打算发动社会力量,多方筹措资金修缮这座古大厝,保持其原有模样,建成家风家训馆。

天井荒草丛生柱子多处剥落

近日,记者在码头镇民俗专家雷永锻的带领下,来到这座古大厝。古大厝是传统的红砖闽南特色“十间张”,面积约600平方米,由主厅和两个护厝组成,共有22个房间。

“这是旅菲爱国侨胞吴记藿的故居,因其后人并未在此居住,荒废10多年了。”诗南村党支部书记吴发甲告诉记者,古大厝建在民国时期,吴记藿回国时曾在此居住。此后,他在诗南村的后人陆续择地另建房迁出,如今古大厝已无人居住。

记者看到,古大厝天井荒草丛生,主厅柱子和栏杆表层多处剥落,柱子和屏风上的字迹有些已经模糊不清,雕梁画栋挂满蛛丝。透过部分保存比较好的木窗镶金雕花,墙角的麒麟龙凤等神兽石雕,仍可以感受到古大厝的昔日气派。

要珍惜福缘不断思进取

“古大厝虽然破败了,但留存的干货可真不少。”雷永锻指着上厅两侧屏风上的六幅字画说。

“陕西梁公化凤,秉性忠勇,为江南苏松总镇,与士卒同甘共苦,军中素有慈父之称”,这些字画的内容有些来自《太上感应篇》,虽有些文字已斑驳模糊。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经典,内容是教人遵守道德规范,随时止恶修善,自利利他。”雷永锻边念边说,这表达了古厝主人行善以致福的愿望;厅堂的楹联“天地无私为善自然获福,圣贤有教修身可以齐家”,也可见出主人的品行。

在下厅的墙壁上,还遗存着吴记藿的家训:“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吾贻者是,当思倾覆之易。”这是古大厝主人在提醒子孙后裔要珍惜福缘,不能坐享其成,要不断思进取,居安思危,发奋努力。

“留儿良田千顷,不如良言一句。”吴发甲说,吴记霍虽然侨居海外,但对民族的认同和文化的传承没有变,为国家和家乡尽心尽力,其爱国爱乡的精神应在家乡传扬出去,“从吴记霍故居墙上的家训可看出他的德行,如今村里打算筹措资金,修缮故居,将其建成家训馆,供大家参观学习”。

航空救国捐献5架教练机

吴记藿是南安县十六都诗口乡(今南安市码头镇诗南村)人,公元1866年(清同治五年)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迫于生计,1886年,吴记藿漂洋过海侨居于菲律宾马尼拉。

“吴记藿对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很重视。”吴发甲介绍,在1909年(清宣统元年),吴记藿就回国办学,先在诗南村创办了私立的诗版和诗鳌两所学校,后又与几位华侨在南安县诗山区创办了进化小学等几所学校。1919年,他还在泉州城内的宏博独资创办了嘉福学校。

据雷永锻介绍,成功中学的前身南安职业学校是南安最早的中学之一,是吴记藿慷慨捐资,1922年在码头街附近的大坝墟创办的。

“1928年,吴记霍更是响应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号召,在海外组织了‘航空救国委员会’,筹办厦门五通民用航空学校。”雷永锻说,据史料记载,当时航校拥有七架教练机,吴记霍捐了5架。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