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十九大时光】发力民生领域 打造幸福泉州

2017-10-22 08:39:35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诗婷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目标明确,号角吹响。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在民生各领域继续发力,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病有所医

到2020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域

【泉州实践】 多元办医环境逐步形成

56.78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投资33.44亿元,新、改、扩建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56.78万平方米。

1.1万张——五年来,新增医疗机构床位数1.1万张,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近31.8万张。

3513家——加强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全市共有村卫生所3513家,实现城乡卫生服务全覆盖。

5178张——鼓励社会办医,到2015年年末,全市民营医院床位数5178张,占全市床位总数的16.3%,社会多元办医环境逐步形成。

【泉州畅想】 “十三五”新增1.7万张医疗床位

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下一步泉州将从医疗资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八大方面入手,加快实施卫生与健康暖心工程,力争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在补齐医疗资源短板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市计划建设51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新增医疗床位1.7万张。

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方面,从2017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工程,着力加强县级综合医院薄弱学科建设,构建县域医疗服务技术、协作、信息“三大平台”和消毒供应、临床检验等“六大中心”,同时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底能力建设,力争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均设立1家公办医疗机构。

此外,还将全面推行审计诊疗制度,引导二、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力争到2020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65%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域。 □记者 郭雅莹

住有所居

逐步建立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保障机制

【泉州实践】 公积金房贷发放年均增幅逾20%

11万套——2012年至2016年,全市共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15081套,总投资464.11亿元。

117个——2012年至2016年,全市共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17个、81268套(户),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49.19亿元——2012年至2016年,全市住房公积金新增归集249.19亿元,年均增长16.20%,新增发放贷款200.40亿元,年均增长21.6%。

【泉州畅想】 中心市区拟试点公租房货币化补贴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通过多年探索实践,我市已逐步形成住房分类保障体系。下一步,将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的精神,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渠道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的工作部署,我市抓紧人才房项目建设,东宝花苑项目204套人才房目前已竣工验收,部分房源装修完毕,达到拎包入住条件,其余房源也正在抓紧装修相关事宜。同时,市政府将于近期出台《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安居保障暂行规定》,通过购房补助、租房补贴、租住人才公寓和购买人才限价房等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解决我市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

“今年第四季度,中心市区将启动新一轮的保障房分配,再解决一批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该负责人介绍,分配房源包括公租房、经适房、限价房,以东宝花苑项目、江南花园城B项目为主。分配方案将于近期向社会公开,并组织系统审核通过的轮候对象进行选房。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市将逐步建立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保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公租房保障对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增强其在市场上承租住房的能力,由其自行在租赁市场上承租住房。“住房保障方式将由以实物保障为主向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并举过渡,并逐渐向以货币补贴为主转变。”该负责人介绍,实施意见目前正在起草,将在中心市区先行试点,之后逐步向全市推广。 □本报记者 谢曦

老有所养 弱有所扶

到2020年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全覆盖

【泉州实践】 养老床位数翻了两番

2.74万张——全市养老床位总数,由2011年的6000张增至2017年的27400多张,翻了两番多。

5040元——2012年以来,我市农村低保标准全部提高至每人每年5040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567元;全市农村低保标准全部提高至420元以上,高于省定标准。

9862人次——泉州在全省率先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五年来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986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470.03万元。

【泉州畅想】 加快补齐短板 实施养老贴心工程

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推动养老事业发展,下阶段我市将实施养老贴心工程,加快补齐养老事业发展短板。

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共有老年人口98.7万,约占户籍人口的13.30%。为提升老年人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在养老主要指标方面,我市将力争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30%以上,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市(县)中心城区、所有街道和重点乡镇,养老服务设施覆盖60%以上的建制村。

此外,开展标准化建设,统筹设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和网点,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临时托养、康复护理以及近家集中养老服务。新建城区和住宅区要按照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验收。为此,从今年起,我市将实施多元鼓励政策——民办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提供失能老年人照料服务的,以实际入住的失能老年人数统计,给予每年每床1200元护理补贴;服务场所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力争到2020年,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记者 林书修

记者手记

“老有所养” 有更多选择

家住洛江区的83岁陈亚碎阿婆,如今通过专门配备的手机,拨打特定的服务号码或按住手机上的“SOS”键,就能通过专业的养老信息服务平台,让家政人员上门提供养老服务;在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全村满70周岁的男性村民和65周岁的女性村民都可免费入住由村里自筹资金建立起来的敬老院;在江南片区,江南老年颐乐园可为老年人提供1000个床位……

五年前,居民们对类似“居家养老”“智慧养老”这样的词汇还十分陌生,如今,全市建成417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545所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越来越多的政策和专业化养老机构落地,老人养老有了更多选择。

未来,随着全市养老保障制度日渐完善,运作机制更加科学规范,多渠道筹措的资金投入,养老体系更加健全,多元化“老有所养”将造福更多老年人。(林书修)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