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访安溪城隍庙 感悟敬畏之理

2017-10-27 10:54:2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庙宇宏敞,建筑巍峨。

凝聚民众期盼

安溪城隍庙现存两方石碑刻,立石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二月,县令夏以槐撰文。一为示谕碑,一为造船碑,记述当时为解决每年春斋醮迎傩之资,置造溪船二条,在安溪至泉州运盐,并免收税费,“取其作息以为醮费”。说明当时官府对于每年城隍春巡的重视。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5·县城隍之祭》载:“祝文:维神赫濯,炳古烁今。聪明正直,民社攸凭。理阴辅阳,福善祸淫。是是非非,炳若日星。兹届仲春(秋),致荐豆馨。希神昭格,庇民蒸民。五谷丰登,家给人足,永享升平。尚飨!”寥寥数十字,道出民众对于城隍神的祷告与期盼。

据介绍,安溪城隍庙历尽沧桑,古时几经修葺和重建: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景泰二年(1451年),邑人陈贞德重修;成化八至十五年(1472年-1479年),知县谷延怡、吴英再修,典史蔡珍增建后堂三间;嘉靖十八年(1539年),知县殷楘、典史邹奇重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庙宇毁于倭,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知县蔡常毓重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知县谢宸荃重修前后殿宇;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县戎式弘重修,知县曹鑛续修;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知县曾之传新建后堂住持方丈室;乾隆十年(1745年),知县何隆遇铺砌拜亭前石坪;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县庄成重修。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对于城隍庙的修缮、重建,其实都表明了城隍庙在民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依附于城隍庙的种种象征意义,深深扎根于此地居民的记忆中,是岁月无法抹去的。正如刘建平先生在《追忆上海城隍庙》一文中所述:“上海是一碗汤,城隍是浓汤的底料。”这样的描述,似乎放在安溪,也同样适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