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经济新闻 > 正文

如何看泉州传统制造业的“马太效应”?

2017-10-30 07:38:16 何金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0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一段时间以来,在传统制造业集中的泉州,纺织、服装、鞋业、建材、食品等诸多行业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产业集中度提升,少数龙头企业逐渐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

“马太效应”,通俗地讲,就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常用的术语。那么,该如何看待泉州传统制造业呈现出的这种“马太效应”呢?

首先,这是历史螺旋前进的一个表现。

2008年以来,包括泉州制造业在内的国内传统制造业,遭遇了从未有过的经济大变局。这一变局,首先体现为发展模式的变迁。传统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托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以鞋服为代表的国内传统制造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产能的快速累积,人口红利消退、高库存、产能过剩、利润趋薄等问题开始全面凸显。大量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始面临大考。

面对这场巨大的考验,企业没有退路。应对之策是,必须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和发展路径,企业发展模式也必须由粗放式尽快过渡为集约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手握资金、品牌的龙头企业的优势愈加明显。从泉州的情况来看,安踏、361度、恒安、九牧等一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逐渐占据市场高地,成为行业数一数二的龙头。与此同时,大量中小企业,甚至一些二线品牌的所属企业相继退出市场。

其次,这是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从产业经济的固有规律看,一个地区的某个行业存在着几千家甚至上万家同类型的企业。这种“满天星、月亮稀”的格局,并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市场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只有通过行业竞争的洗牌,部分产能落后的中小企业出局,同时,具备竞争力优势的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体系的发展才能良性循环。

那么,传统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出路在哪里?从国际品牌的发展路径看,在充分的市场竞争格局下,随着占据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多,大企业、龙头企业多会选择轻资产模式,将产能外包。大量中小企业的出路就在这里,它们应该逐渐成为这些大企业的贴牌商,成为诸多大企业产业链上的一环。很显然,泉州传统制造业正在而且也必然要沿袭这样一条转型之路。

此外,从品牌国际化的角度看,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也有利于民族品牌“走出去”。从泉州的情况来看,当下,安踏、九牧、恒安、达利等一批龙头企业已逐步完成了在国内的创牌,成为国内一线品牌。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下一站无疑就是国际化。从这个角度看,那些在国内手握资金、品牌、人才等诸多优势的大企业和龙头企业,才有参与更加残酷而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力。也只有这样的“出海”,才能让“中国制造”在新时代冲破藩篱,在国际市场表现出应有的水准。

不过,也应该看到,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部分二线品牌却出现了“掉队”现象,发展势头并没有跟上。对此,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应引起重视。毕竟,“鸡蛋不能同时放在一个篮子里”,个别品牌的单兵突进式增长,不利于产业体系后续发展动力的提升。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应及时介入,在财税、融资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引导行业品牌梯度、有序发展,形成更加良性、健康的竞争格局。

由此看来,在马太效应下,大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在强化,行业分化日益明显,这正是当下“泉州制造”呈现出的转型趋势。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