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80岁退休老师李笔锋:一生锋芒一支笔 捐全部积蓄15万助学

2017-11-11 07:36:57 黄晓蓉 黄谨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1月1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黄晓蓉 黄谨 文/图)第一次听说李笔锋的名字,来自昨天上午海都热线通95060的一通报料。

“我知道海都一直都关注并报道社会上的正能量。今天特别想通过海都的平台,让大家都能认识这位特别正能量的老师。”报料人黄先生在电话里热情地推荐。

李笔锋,80岁,南安退休教师。循着推荐人黄先生给的地址,海都记者满腔好奇地拜访了李老师。

进入南安市诗山镇红旗村,发现李笔锋是个家喻户晓的存在。说起李老师,村民们的夸赞,集中成两则教科书式的“李老师事迹”:捐出全部积蓄15万元,给村里的红旗小学设奖励基金;抄了24本物理习题集,其中5本是1950至2010年整整50年全国各省的高考物理卷和解析。

还没见到李老师,海都记者心里已经堆起满满敬意!

退休18年 捐全部积蓄15万助学

李老师的家在红旗村的一片农田旁,他一个人住。

80岁的李老师,腰板硬朗,喜欢读书看报。海都记者走进他家时,他正拿着一块巴掌大的放大镜在看报纸。

这是一间特别简朴的房子。房间有一张床、四张书桌,十来平方米的空间收拾得很整洁。“节俭惯了,”李老师边打趣边介绍,床是结婚时买的,书桌是粗钉子拼凑几块木材整合的,家里的电器、家具都用了十来年。节俭习性源自父亲的影响,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常常奔走在各个村给人看病,遇到家里很穷的人家,不但不收钱,还免费送药。

1962年从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现闽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李老师分配到德化二中教物理。他从村里走路去学校要走两天,但他知道,有的学生上学要走上三四天,饿了只能冷馒头冷水。有的学生为了多争取时间读书,大冬天夜里去厕所门口站着背书。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助学的念头。

但最初他也有心无力。教书每个月50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4口,还要孝敬父母,自己常常入不敷出,更不用说助学。教书之余,他还要和妻子种田种菜、上山捡柴补贴家用。

后来,两个孩子慢慢长大成人,也从事了教育工作,生活压力渐渐小了。7年前,妻子病逝。从那时起,他就决定,每年存两万元定期用于助学。去年12月,也是在退休18年后,他攒够15万元,主动找到村里红旗小学胡育生校长,要把这笔钱捐出来助学。

2016年12月27日上午,没有任何仪式,李老师和胡校长两人到银行,李老师把退休金银行卡里全部的积蓄15万元,转到红旗小学新开的账户里。红旗小学以这笔捐款成立“李笔锋余碧双伉俪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

“李老一生省吃俭用的积蓄全部用于助学,对学校的教师、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胡校长感慨地说。

从教37年 手抄50年高考物理卷

还在教书时,经济上不能帮助学生,李笔锋下决心从知识上帮助他们。

那个年代缺练习题集,他从杂志、不同版本的教材找习题。每看到一个典型的习题,他就工整地抄下来,把不同的解法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去。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他决定收集1950年以来的全国各省高考物理题。

为了找到1966年前的高考试卷,他前后花了两年多时间。听说三明沙县的同学有资料,一到周末就坐车、走路过去抄。他写信给物理杂志社,因为谁都不认识,他只好把信寄到单位,一共写了几封他都不记得了。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杂志社的工作人员给他寄来了几个省份的试题。

多年坚持下来,李老一共整理出16开大小的24本习题集。其中最珍贵的是1950至2010年整整50年全国各省的高考物理卷和解析。2010年之后,他发现报纸上每年都有刊登试卷和答案,查找更方便了。2005年德化二中80年校庆那天,他把其中典型的11本书习题赠送给了教研室。5本最珍贵的高考习题集,他打算在后年南安一中80年校庆时,送给学校当历史资料。

“教书37年,我没有12点前休息过的。”李笔锋说,每天晚上他都抱着资料在书桌上整理习题。有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做实验或请教其他同事。每年都会有高三的学生慕名而来,向他借阅习题集。李老热心分享,还帮忙答疑解惑并鼓励他们。

对于两个也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孩子,李笔锋说,自己没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只希望他们全心全意教学,为祖国培育更多的知识青年。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