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一方碑刻见证跨越国界的敬祖心

2017-11-24 14:34:53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洪氏肇基英林已历1120个春秋,其族开枝散叶,瓜瓞绵绵;清康熙年间,旅居暹罗的族人带头倡建英林洪氏大宗,成为美谈;洪氏历代英贤辈出,留下诸多传世著作

英林洪氏大宗巍峨壮观

核心提示

公元897年,英林洪氏始祖十四朝奉公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至泉,三迁而肇居英林,自此开枝散叶,瓜瓞绵绵。英林洪氏大宗(即洪氏大宗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当时,旅居暹罗(今泰国)的巨贾、族人洪光弼带头捐资,首倡修建洪氏大宗。宗祠鼎成后,洪光弼跨越国界尊祖敬宗之举,遂成美谈。

□本报记者 吴拏云 通讯员 洪少霖 文/图

族群守墓 已历千载

在今天的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玉前村内,有一座气势浩大的陵墓,正好坐落于风景旖旎的白鹤湾湾畔。这座陵墓前临碧海,背靠青山,远眺数海里外的大坠岛,据晋江英林洪氏大宗理事会秘书长洪祖敬介绍,该墓为英林洪氏一世始祖十四朝奉公(即古淡公)之墓,穴名为“青草龙”。

据《英林洪氏族谱》记:“一世始祖十四朝奉,妣郭氏恭人。公河南光州固始县人,缘黄巢、王仙芝作乱,唐昭宗乾宁三年丙辰(896年),钱缪克复越州,时王审知自称福建留后,因以将军扈闽。越四年丁巳(897年)公偕二子从王审知入闽来泉,初居晋邑十四都湖北洪厝,公幼习诗书;谙熟山水……因见英林地脉揽英山之胜概,揖虺水之奇观,故三迁而肇基英林,是为英林洪氏之始祖。”由是可知,十四朝奉开基英林迄今已有1120年,他当时入泉还带着两个孩子,而选择英林肇基,则是钟情于英林山水之故。

英林,俗称“乌篮”,乃摇篮之意,位于晋江南部,此地人文荟萃,乃洪氏一脉的重要发祥之地。自古以来,英林及其周围的数十个村庄,毗邻成片,聚居着洪氏族人。相传十四朝奉入泉时,用摇篮挑着孩子,正待择地定居,遇一风水先生说:“你挑孩子往前走,孩子到了哪里啼哭,就在那里定居。”得到指点后,十四朝奉出南门往前走,到了英林地界,孩子忽然哭了,于是便在英林定居,并以挑孩子的“摇篮”作为定居地名称。“摇篮”的闽南方言曰“乌篮”,故英林又叫“乌篮”;另有一说,英林东临龙、虺二湖,西屹小金、含武、豸角三峰,南耸雁塔,北依鹰哥山埔,四面地势高出,中部小盆地。同时,村庄四周有东山仔、西山仔、后山仔、鸡母石等四座小山丘,状似古式摇篮的四根柱。纵观村落全貌,英林形同一个古式大摇篮,故得名“乌篮”,沿用至今。

十四朝奉既然是在英林开基,为何却葬于张坂镇玉前村(旧属惠安)呢?据族谱载:“(十四朝奉公)迨二子成立,遥念光州固始,乃以家事委二子,遂单骑而归。途中染病,卒于惠安,就地安葬在惠安县南山前乡(即今玉前村)湖坑山……”由于思念故园,十四朝奉骑马打算回光州固始探亲时,不料途经惠安时病倒,不幸辞世,于是便葬于惠安。据说,后来出于对始祖的崇敬,有一支洪氏族人特地迁至山前乡(今玉前村)来当十四朝奉公的“守墓人”,如今,千余年时光过去,这支背负守墓之责的族群,仍坚守在当地。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