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胭脂巷祖闾苏:门前八卦沟 见证700年文脉延续

2017-12-21 15:36:34 吴月芳 吕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万本古籍命运跌宕

若论泉州近代藏书家,苏大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他嗜书如命,为家中的书斋和藏书楼命名“红兰馆”,又自号“红兰馆主”。曾有学者研究,苏大山藏书总计3万多卷。当年从厦门回泉州,一万多册舍不得放弃,用小船沿水路送回家。

苏大山不仅买书收藏,还自费聘请字迹清秀的书生,整理誊抄泉州重要的典籍,《红兰馆小丛书》和《温陵沟渠小志》等,就是研究成果。保存和弘扬泉州乡土文献,苏大山可谓功不可没。

泉州市图书馆馆长许兆恺介绍,1945年左右,由苏大山牵头,与陈盛明等人各拿出一部分藏书,准备筹办公益机构“晋江县文献委员会”,设在威远楼。后来搬迁过,苏大山又将书籍收藏起来。到1958年,泉州市图书馆成立,苏家将这批书捐赠出来。

许兆恺说,最遗憾的是“文革”期间,苏家被抄,很多珍贵古籍被损毁。有些被搬到梨园剧团,后来整麻袋的古书和剧团剧本资料被一堆堆扔在户外,是泉州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冒着危险,去“抢”回来的。纸张被雨水淋过,揭不开,只能用蒸笼蒸,再一页页翻开,平摊晾干,用重物压平。如今这些书,都看起来有点皱。

当年编书或为圆梦

在泉州市图书馆恒温恒湿的书柜中,我们见到了《温陵沟渠小志》的线装书真身。指甲盖大小的蝇头小楷,字迹工工整整。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复印机还没普及,泉州市图书馆请馆员誊抄重要书籍。“因为有些书太珍贵了,研究者要借阅,也不可能频繁地拿出来看。《温陵沟渠小志》就是其中一本。”许馆长说,现在《泉州文库》编辑部收藏的,就有《温陵沟渠小志》钢笔再抄本的复印件。

苏大山主持编写的《温陵沟渠小志》,属于《红兰馆小丛书》的其中一集,包括整理历年版本《泉州府志》、《晋江县志》关于泉州城水系的内容,以及名家庄弥邵、蔡克廉、黄养蒙等人记录的八卦沟,清代历次疏浚市区沟渠募集资金的公示、泉州主官的“批示文件”等,均辑录书中。若有机会细细翻阅此书,相信可以将明清时期泉州市区水系的状况有了清晰的了解。

后人苏彦赐、苏彦铸等,都还记得童年时的情景:苏家大门前八卦沟曾水清如许,见证这个家族700多年在泉州城内文脉的延续。不妨大胆揣测,苏大山当年主持编撰此书,也许正因为它的存在而有所思有所悟吧。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