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胭脂巷祖闾苏:门前八卦沟 见证700年文脉延续

2017-12-21 15:36:34 吴月芳 吕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门前八卦沟 见证700年文脉延续

藏书家苏大山主持编写线装书《温陵沟渠小志》,为八卦沟著书立说

 

曾经集聚文人雅士的晚翠亭,至今保存完好

东南网12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吴月芳 吕波 文/图)“庭列紫清并峙 门迎洙泗当潮”。试问城中谁家对联如此霸气?恐怕唯有胭脂巷祖闾苏了。苏家后人说,宗祠门前的对联,上联“紫”、“清”,遥指紫帽山和清源山;下联说的是紧邻泉州府文庙的洙泗桥。家门前曾经淙淙流淌的八卦沟水,一头通向水门,另一边连着洙泗桥。

泉州城里,几乎无人不知胭脂巷因祖闾苏而得名。苏家先祖可追溯到北宋著名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苏颂,其嫡系十世孙于元代初年,自同安迁往泉州“燕支里”。从“燕支”,到“胭脂”,苏姓为古城留下许多故事。700多年过去,还遗存连排大厝四座,占地近三千平方米。从巷东到巷南,四宅相连,竟快将胭脂巷整条街占满了。

苏家有位藏书大家苏大山,他曾主持编写线装书《温陵沟渠小志》。去过苏家,你就不难明白,苏大山为何执意为八卦沟著书立说。

八卦沟曾从苏氏祖闾门前经过

文人雅士齐聚苏家

关于苏大山早年的活动,史料记载并不多。

他的嫡孙苏彦铭对家史了解更多,遗憾几个月刚刚离世。苏彦铭整理过关于苏大山的资料,说苏大山曾是泉州名人陈启仁“藤花吟馆”门客,参加过清末的选士考试,成为廪生。后加入同盟会,曾在厦门寓居22年,成为菽庄吟社的“十八子”之一。

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苏大山在泉州组织了一个著名的诗社,叫温陵弢社。一批清末秀才、举人甚至进士等,开展诗歌创作活动。

彼时,大城市有“太太的客厅”,一些精英名流“每逢清闲的下午,想见见朋友,便不假思索地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车,把自己送到我们太太的客厅”。苏家后院,有座晚翠亭,也曾如“太太的客厅”一般,齐聚名人雅士。72岁的嫡孙苏彦铸和家人回忆,1949年前后,在晚翠亭里,爷爷苏大山牵头,曾有过一段短暂又精彩的雅集,或吟诗奏琴,或舞剑饮茶……

晚翠亭至今保存完好,梯形的亭檐下,绿植环绕。一甲子时光之前,苏家屋旁的空地有一片梅花林。苏大山又亲手在晚翠亭种下两棵腊梅,还有珍贵的茶花品种“十八学士”等。

万本古籍命运跌宕

若论泉州近代藏书家,苏大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他嗜书如命,为家中的书斋和藏书楼命名“红兰馆”,又自号“红兰馆主”。曾有学者研究,苏大山藏书总计3万多卷。当年从厦门回泉州,一万多册舍不得放弃,用小船沿水路送回家。

苏大山不仅买书收藏,还自费聘请字迹清秀的书生,整理誊抄泉州重要的典籍,《红兰馆小丛书》和《温陵沟渠小志》等,就是研究成果。保存和弘扬泉州乡土文献,苏大山可谓功不可没。

泉州市图书馆馆长许兆恺介绍,1945年左右,由苏大山牵头,与陈盛明等人各拿出一部分藏书,准备筹办公益机构“晋江县文献委员会”,设在威远楼。后来搬迁过,苏大山又将书籍收藏起来。到1958年,泉州市图书馆成立,苏家将这批书捐赠出来。

许兆恺说,最遗憾的是“文革”期间,苏家被抄,很多珍贵古籍被损毁。有些被搬到梨园剧团,后来整麻袋的古书和剧团剧本资料被一堆堆扔在户外,是泉州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冒着危险,去“抢”回来的。纸张被雨水淋过,揭不开,只能用蒸笼蒸,再一页页翻开,平摊晾干,用重物压平。如今这些书,都看起来有点皱。

当年编书或为圆梦

在泉州市图书馆恒温恒湿的书柜中,我们见到了《温陵沟渠小志》的线装书真身。指甲盖大小的蝇头小楷,字迹工工整整。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复印机还没普及,泉州市图书馆请馆员誊抄重要书籍。“因为有些书太珍贵了,研究者要借阅,也不可能频繁地拿出来看。《温陵沟渠小志》就是其中一本。”许馆长说,现在《泉州文库》编辑部收藏的,就有《温陵沟渠小志》钢笔再抄本的复印件。

苏大山主持编写的《温陵沟渠小志》,属于《红兰馆小丛书》的其中一集,包括整理历年版本《泉州府志》、《晋江县志》关于泉州城水系的内容,以及名家庄弥邵、蔡克廉、黄养蒙等人记录的八卦沟,清代历次疏浚市区沟渠募集资金的公示、泉州主官的“批示文件”等,均辑录书中。若有机会细细翻阅此书,相信可以将明清时期泉州市区水系的状况有了清晰的了解。

后人苏彦赐、苏彦铸等,都还记得童年时的情景:苏家大门前八卦沟曾水清如许,见证这个家族700多年在泉州城内文脉的延续。不妨大胆揣测,苏大山当年主持编撰此书,也许正因为它的存在而有所思有所悟吧。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